廣州時尚天河等購物中心貼身肉搏“兒童業態”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6-24 10:37:00

原標題:廣州時尚天河、西城都薈等購物中心貼身肉搏“兒童業態”

下月底,時尚天河商業廣場“童話街區”將正式開業。該街區將童話般的文化建築、各種特色的實體藝術景觀融入商場,全面打破傳統商業廣場的風格模式。

事實上,隨著電商的崛起,實體零售的日子比之前越來越難“熬”,於是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開始挖空心思開拓新資源。加上暑期臨近,多數商場變身“兒童樂園”、休閒天地,成為媽媽孩子的首選地。

購物中心紛紛加大兒童經濟比重

據了解,即將面世的“童話街區”從體驗式消費著手,著力打造以藝術、體驗、動漫周邊、兒童樂園為主的童話主題樂園,全面打破傳統商業廣場的風格模式。時尚天河營運部總監王文彬表示,時尚天河開業至今已有5年,當初伴隨時尚天河成長的年輕人,有不少已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孩,與母嬰相關的兒童業態將成為此類消費者的剛需。童話樂園商業街將在不同層面上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在原有客群的基礎上,做中等收入人群以上高端客群的提升。

事實上,除了時尚天河,廣州多個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都在逐漸加大兒童經濟。尤其隨著暑期臨近,多家商場都變成了“遊樂園”。如西城都薈推出孩子王大型親子音樂會;天河城則動用百萬個氣球,打造華南最大、最炫酷的太空氣球站;白雲萬達廣場也變身“魔獸”世界,用百萬個氣球打造華南地區首個最大的魔獸氣球展;而東方寶泰兒童業態原本不豐富,但隨著暑假來臨,也在B3層新設置了多個遊戲區,不僅有大人和小孩都喜愛的“巨型充氣彈彈床”,還特別設置“超級障礙賽SUPER RUN”系列關卡,為商場聚集了不少人氣。

電商刺激實體商業業態多元化

近年來蓬勃興起的電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體商業。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4.8%,增速低於上年同期4.8個百分點。如何轉型突圍成為實體商業的當務之急。

“一方面,商場的推廣方式在變化,比如以前常規的行銷手段包括滿額贈、店慶、春季折扣等等就足夠了。現在要做主題展覽、會員行銷、微信活動、O2O等,跟各種線上做對接,還要自己寫段子、運營自媒體。因為整個渠道變了,線下的購買行為越來越隨機了。”王文彬表示,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實體商業的要求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所以我們的業態也變得多元化了。”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母嬰童産品消費大國。作為能帶動全家消費的撈金法寶,兒童業態異軍突起,在購物中心的佔比也逐年攀升。”西城都薈負責人表示,兒童經濟、親子樂園能為商場帶來很好的客流效果,帶動百貨、餐飲消費齊頭並進。

樂峰廣場負責人也表示,目前80後、90後已成為新生代父母的主力軍,也是實體商業消費的主力人群。他們更看重娛樂體驗、家庭體驗,因此,樂園式消費、親子式消費正好迎合了這部分人群的“胃口”。

業態調整能否抵抗電商衝擊?

其實在美國,電商只佔兩成左右的銷售額,剩下的部分還是在實體店完成。雖然國外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中國,但王文彬認為,實體商業不可能會倒閉。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優勝劣汰,最終還是要變成強者之間的對抗。

廣東流通商業協會執行會長黃文傑表示,實體商業和電商本來就不是天生的對手,他們是有互動性和契合點的。實體商業中有一些內容和形式是電商取代不了的,他們兩者之間可以通過一種合理的規劃和設定,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互補疊加,實現兩者的共同發展。

另一方面,電商衝擊的是大眾化和傳統模式商業,而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中存在的創新性、體驗性、獨特性的因素,讓電商的衝擊力會大大減弱。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都必須適應市場而進行創新,進而吸引消費者。

(來源:資訊時報)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廣州時尚天河等購物中心貼身肉搏“兒童業態”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6-24 10:37:00
事實上,隨著電商的崛起,實體零售的日子比之前越來越難“熬”,於是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開始挖空心思開拓新資源。加上暑期臨近,多數商場變身“兒童樂園”、休閒天地,成為媽媽孩子的首選地。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