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不行了?它的山姆店會員費卻上漲73%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5-26 09:55:00

(原標題:沃爾瑪不行了?它的山姆店會員費卻上漲73%)

“我們為什麼要在山姆會員店裏賣寶馬汽車?”

5月25日,在兩天后即將開業的沃爾瑪中國首個社區型購物中心——珠海“樂世界”內,沃爾瑪中國山姆會員店(Sam's)首席運營官文安德,指著一輛售價118.8萬元的寶馬BMW 740對澎湃新聞説,“因為我們想告訴大家,寶馬級別的會員是山姆想吸引的會員,我們並不想吸引所有人。”

山姆會員店是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旗下的收費制會員商場,1996年跟隨沃爾瑪首次進入中國,目前在4個國家開出了800多家商場,珠海新店是他們在中國開設的第13家山姆店。

沃爾瑪今年前所未有地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山姆會員店的會員費20年來首次漲價,年費從過去的150元上升到260元,漲幅高達73%。

和我們熟悉的沃爾瑪、大潤發等大賣場不同的是,消費者要想在山姆店購買商品,必須繳納一筆年費才行。收取會員費是山姆會員店的營利模式,據説約佔其利潤總額的四成。

山姆店聲稱,顧客的會員費讓他們可以提前為客戶精選優質商品,並大批量直接採購,所以和那些一般的賣場相比,同類商品山姆店或者品質更高,或者價格更優惠。此外,還能提供別的商場買不到的東西,比如在珠海的山姆店內,澎湃新聞看到了售價21999元/個的象印七段羽釜電飯煲以及售價17888元/個的飛利浦限量版進口黃金剃鬚刀。

山姆會員店的商品特色是進口商品、獨有商品和自有品牌商品。由於挑選的商品品質較高,再加上通常採用大包裝形式來降低商品單價,所以山姆會員店的單價是一般超市賣場的五倍到十倍。

在電子商務等因素衝擊下,目前實體店的生意普遍難做,沃爾瑪此時不但不降低會員費,反而逆勢漲價,有些令人難以理解。“雖然市場環境有好有壞,但是總有生存不錯的實體店。”文安德説,最近的三、四年,山姆店中國的會員數量增長很快,銷售增勢強勁。

2015年,沃爾瑪在全球銷售前十名的商場中,有四家是山姆會員店,而其中的三家是中國山姆會員商場。深圳山姆會員店更是沃爾瑪全球銷售額最高的商場。

“提高會員費是我們正確定位自己的一個過程,山姆目標受眾不是所有人,我們要為目標客戶提供很好的購物體驗。”

除了提高會員費,沃爾瑪在中國首次買地自建的社區購物中心“珠海樂世界”也正式開業,而山姆會員店是其中的主力店,其他吸引來的商戶則與山姆起到互補作用。除珠海外,沃爾瑪還在南昌和惠州購買了土地,南昌“樂世界”已經在建,惠州項目即將開工。

負責山姆會員店選址工作的沃爾瑪亞洲不動産總裁夏必得説,“珠海樂世界是沃爾瑪第一個自己買地設計開發的商業項目,沃爾瑪很引以為豪,而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想建成長方形的山姆會員店。”

據他介紹,山姆會員店的發展目前以租賃為主,選址過程中,經常要説服業主留出長方形的空間,但是對方卻説做不到。“自建的樂世界就能夠證明長方形商場完全可行,今後它們就是山姆會員店的樣板店。”

沃爾瑪這兩大動作的背後,意味著山姆會員店在中國的發展開始提速。澎湃新聞獲悉,在沃爾瑪內部,多達20個山姆會員店項目已經獲得審批,今年廈門和天津都將開出新店。

至於會員費上漲後會不會出現顧客流失?文安德稱,今年的續卡工作還在進行中,目前不知道準確答案。但是珠海山姆會員店開業一個月以來,會員數量已達4萬名,他對這一數字非常滿意。

沃爾瑪稱,收費會員制已經逐漸被中國消費者接受與認可,目前山姆店在中國擁有超過160萬名會員。從過去幾年來看,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的續卡率達到70%以上,它所預期的目標客戶續卡率更高達85%。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沃爾瑪不行了?它的山姆店會員費卻上漲73%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5-26 09:55:00
5月25日,在兩天后即將開業的沃爾瑪中國首個社區型購物中心——珠海“樂世界”內,沃爾瑪中國山姆會員店(Sam's)首席運營官文安德,指著一輛售價118.8萬元的寶馬BMW 740對澎湃新聞説,“因為我們想告訴大家,寶馬級別的會員是山姆想吸引的會員,我們並不想吸引所有人。”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