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房産稅 樓市大變局即將開始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3-09 10:34:00

為了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提出,今年將採取三項舉措,其中一條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

  一時間,房地産營改增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那麼,營改增對樓市有什麼影響?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房地産營改增有助於房企減輕稅負,相對應企業的利潤率也會因為稅負的降低而提升,同時,營改增後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對於一線城市及其周邊的基本面良好的城市樓市而言也有積極影響。具體來講將産生如下四點影響:

  1、房地産營改增有助於房企減輕稅負,相對應企業的利潤率也會因為稅負的降低而提升,為正處於轉型期的房地産企業提供了“緩衝期”;

  2、營改增將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對於所有企業來講當然是利好,尤其是當企業改善辦公條件購置辦公樓時,購置辦公樓的成本會降低,同時,由於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也會刺激企業購置辦公樓改善辦公條件,這樣,可以有效去化寫字樓庫存;

  3、營改增將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不動産尤其是房地産項目大宗交易成本會降低,促使土地、項目收購,加速房地産行業整合;

  4、營改增將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企業作為逐利的主體,勢必會在基本面較好的城市投資購房,促使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其周邊經濟基本面較好的城市(比如南京、蘇州、合肥、東莞、佛山、廊坊燕郊三河、保定等繼續向好,其他城市由於仍然有去庫存壓力,不會到市場基本面不好的城市投資。

  總的看來,營改增對企業投資樓市確實會有助推作用,對於投資者(企業或企業主)來講,將因此而獲益,但營改增並不是樓市政策的結束,後續有關地産稅的改革還會逐步推進,尤其是對於不動産或房産持有環節的徵稅(暫時稱為房産稅)來講,後續仍然有擴圍或深化改革後擴圍的可能性。

  從房産稅自身來講,其實是對於購房者或投資客持有環節的稅費徵收,其影響主要也是引導市場去投機化,通過差別化稅費的徵收,讓投資客的投資回報收益回歸到一個正常合理的範圍內;房産稅的徵收防止市場再把房産本身當做投機的工具,弱化房地産本身的投資屬性,讓房産本身回歸以自住需求、自住屬性為主市場特性。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儘管目前上海、重慶兩地房産稅的徵收對於市場的實際作用並不明顯,市場傳言也有可能被叫停的可能性,但這並不是地産稅尤其是房産稅的終點。從當前政府財政收入來源來看,由於樓市供求關係平衡,已經進入下半場,土地財政已難以像之前那樣為政府貢獻那麼多的財政收入,尋求新的財政收入來源成為勢在必然。此時,房産稅的推進就顯得非常必要。未來,至於是推廣上海的房産稅模式還是推廣重慶的房産稅模式,還是推廣深化改革後的第三種房産稅模式,這個不重要,房産稅始終還是會登上房地産的歷史舞臺,以從持有環節影響市場需求結構,影響市場發展趨勢。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營改增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降低了稅負,同時,給了所有投資不動産尤其是投資房産的企業“甜頭”,就像是給了所有企業吃了“胡蘿蔔”,市場也會因此而出現大整合與並購的趨勢;房産稅還會繼續推進,當企業或企業主持有不動産尤其是房産之後,房産稅作為持有環節的稅種又會調節市場需求結構,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這也可以稱作是對於企業的約束,或者稱之為“大棒”。

  綜上所述,“營改增+房産稅”=“胡蘿蔔+大棒”,一方面鼓勵企業或企業主投資不動産或房産,另一方面,針對不動産或房産持有環節徵收差別化的稅收,“胡蘿蔔+大棒”的稅收機製成為未來樓市運作的非常重要特徵,樓市大變局也即將從此開始,未來的市場也將顯得更加撲朔迷離。(觀點地産網)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營改增+房産稅 樓市大變局即將開始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3-09 10:34:00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