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0億平方米樓市高庫存如何解題?)
根據鐘偉的測算,全國的樓市庫存至少是85億-90億元平方米。按照過去3年平均銷售速度計算,需要至少7年時間才能消化。
樓市庫存已經成為懸在中國經濟頭上的一把達摩克裏斯之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前10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下降0.5%,為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1-11月降幅擴大至1.3%,且存在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其對於經濟的貢獻率也再度創歷史新低。
“從歷史經驗來看,在銷售面積回暖半年左右,新開工回暖。”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介紹。2015年1-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轉正,但截至11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仍同比下降14.7%。
房地産投資數據持續萎靡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樓市高庫存。也因此中央經濟會議以罕見的大篇幅對房地産庫存進行了論述,並把去庫存寫入了2016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中。
會議亦描繪了去庫存的政策方向,包括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同時還提到勵房地産開發企業降價、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等方法。
雖然基調是去庫存,但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房地産政策的定調,卻非簡單的刺激消費的救市方案,而是針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中長期間房地産行業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自1998年住房信貸化開始,中國房地産在17年的高速增長下,已經進入“存量時代”,與此同時,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也悄然開啟。
解構高樓市庫存
去庫存已經成為國家任務,但是有關樓市庫存的全口徑數據,卻依然缺乏。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到11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9637億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004萬平方米,處於歷史高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定義,商品房待售面積,指報告末已竣工的可供銷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築面積中,尚未銷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築面積,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積。
上述口徑不包括報告期已竣工的拆遷還建、統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築、房地産公司自用及週轉房等不可銷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積。
北京中原地産市場分析師張大偉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述數據並未如期反映當前的庫存的實際狀況。
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建未售面積約為48億平方米,待開工面積為8.5億平方米,以2.4的容積率計算,全國整體庫存約為63億平方米。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