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佈消息稱,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密雲縣、延慶縣,設立密雲區、延慶區。按照相關要求,撤縣設區後,其行政區域與之前相同。至此,北京最後兩個縣也改為市轄區。
行政區範圍不變
昨天,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佈消息,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密雲縣、延慶縣,設立密雲區、延慶區。同時,以原密雲縣的行政區域為密雲區的行政區域,密雲區人民政府駐鼓樓街道鼓樓西大街3號。以原延慶縣的行政區域為延慶區的行政區域,延慶區人民政府駐儒林街道湖北西路1號。
按照國務院相關批復,北京密雲、延慶兩縣撤縣設區將按照“精簡、統一、效能”原則,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
北京從此無“縣”
據了解,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北京陸續開始撤縣設區,現在的通州、昌平、懷柔、順義、房山等城區都是從縣演變而來,密雲和延慶成為北京最後兩個“撤縣設區”的行政單位,至此,以前常説的“北京16區縣”成為歷史。
昨天,密雲有關部門負責人向京華時報記者介紹,今年10月前後北京市曾召開有關撤銷密雲縣、延慶縣設立密雲區、延慶區的相關工作協調會,會上對有關工作做出了部署,密雲縣有關負責人與會。隨後,密雲縣也陸續召開了數次關於撤縣設區的協調會議,並多次致電近期“撤縣改區”的天津市靜海區有關部門,學習他們撤縣設區的有關經驗。
昨天,該負責人還表示,撤縣設區後,關於密雲區委區政府和各委辦局何時正式更換新牌,目前具體時間尚未敲定。
為什麼要“撤縣設區”?
□解讀
體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方向
據記者了解,省、縣、鄉是憲法規定的地方政權,縣的財權、人事權相對獨立,改成區後,將納入市的全面統籌管理範圍。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撤縣設區體現的是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方向,也為北京市城鎮化發展提供更大空間。
一般來説,縣主要有廣大的農村地區和農村人口,而區則按照城市化管理,契合城鎮化發展的要求。京華時報記者注意到,過去很多郊縣變為區後,其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比如1997年通縣改為通州區,2003年八通線通車,通州成為最早通地鐵的郊區縣。1999年昌平“撤縣設區”,2007年地鐵13號線通至昌平回龍觀、霍營。此外,設區後的郊區縣其他産業也發展比較快,目前,北京城區很多大學在昌平設有新校址,大興區將借助新機場,發展航空産業。通州也正在建設北京行政副中心,增加行政中心功能。
對百姓生活有何影響?
社保等將按市轄區標準調整
汪玉凱認為,縣變成區後,財政、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會按照區的要求進行政策調整。隨著密雲、延慶設區管理之後,將迎來發展的機遇,交通、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方面將有很大改善,接受國家投資方面也會按照城市轄區的標準配置。此外,縣變成區後,縣政府的部分組成部門可能變成市政府組成部門的分支機構。
不過,汪玉凱也表示,但目前新設兩區也面臨挑戰,其經濟水準與其他區的差距較大,另外,其功能定位發展要在北京城市發展的整體框架下完成。但總體看,其面臨的機遇大於挑戰。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