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作為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指導意見》系統闡述了全面改革的總體要求、原則和整體思路,勾勒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路徑。
文件印發僅幾天后,一批長期閒置未開發,或剩餘開發資源不多的房地産項目,通過北京、上海等地的産權交易所批量掛牌出售,拉開了地産國資深化改革的序幕。
與深化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出臺幾乎同步,中海係地産資源整合、綠地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地産世紀重組,以及廈門建發分拆地産業務上市,幾樁業界大事次第發生,國企改革的“深化”浪潮在房地産行業拉開大幕。
據東興證券房地産首席分析師鄭閔鋼分析,房地産行業國企佔比高,但運營效率低,考慮到房地産依然是資源與資金密集型行業,優質地産資源的注入能帶來業績提升的巨大想像空間,運營效率也有望獲得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國有房企將明顯受益於國企改革。
東風已來,哪些國有房企能迎來新機遇?在行業加速整合的大背景下,國有房企能否重掌行業主導地位?《每日經濟新聞》在此為您解讀。
普遍弊病:經營效率拖後腿
9月17日晚間,停牌近5個月的招商地産公佈“世紀重組”方案,控股股東招商局蛇口控股將以吸收合併招商地産的方式實現再上市。重組合併完成後,招商局蛇口將在原招商地産的基礎上,增加150億元配套融資,以及原招商局蛇口的土地儲備、房産項目等優質資源,並引入戰略股東及員工持股。
消息一齣,引來業界關注,因重組後的招商局蛇口總市值有望超過萬科與綠地,且成為A股今年以來力度最大的房地産行業國企改革案例。
就在招商地産世紀重組方案公佈前4天,中共中央、國務院于9月13日晚間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標誌著深化國企改革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意見》提出了四個重點改革方向:一、國有企業區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商業類實行商業化運作,以資産保值增值為目標;二、實現股權多元化,推動國企改制上市或集團公司整體上市,推進公司法人治理或激勵制度;三、國資監管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四、鼓勵非國有資本投資主體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國有資本以多種方式入股非國有企業,員工持股試點穩妥推進。
房地産是過去十年中國經濟中獲利最高的行業之一,國有房企一直是其中的主要力量。
東興證券研報指出,在國內房地産行業裏,國企佔比較大,以A股為例,在房地産行業166家上市公司中,央企13家,地方國企63家,兩者加起來佔全部上市房企近一半。
東興證券研究還發現,從運營效率來看,數量佔優的國有上市房企,品質卻不盡如人意,其經營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準。以ROE(凈資産回報率)來看,2014年房地産行業平均ROE為12.4%,國有房企的ROE為11.4%,低於平均水準1個百分點;在費用率方面,國有房企費用率略高於行業均值,2014年行業平均費用率為8.7%,國有房企則為8.8%。從運營效率來看,國有房企有較大提升空間。
鄭閔鋼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房地産行業高速擴張時代的結束,未來房地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再是簡單的擴張規模,而是經營品質的比拼,引入社會資本、收購和注入優質資産、提高運營效率成為競爭重點,因此對於國有房企而言,行業現狀倒逼他們加大改革力度。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