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板塊亮點頻閃 中北鎮板塊趨於成熟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5-07-31 09:35:00

在寸土寸金的市內六區,樓面地價屢破新高。隨著越來越多高價地的出現,市區房價也在其帶動下,在奔“三”甚至是奔“四”的路上前行。面對如此局面,不少剛需置業者將目光投向了距離市區最近的環城板塊,那裏因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因而也成為承接主城區剛需外溢的主戰場。從本期開始,本報將分四期對環城四區的樓市重點板塊進行剖析,希望能為廣大置業者的選房購房起到借鑒作用。

作為環城四區之一的西青區,其經濟發展的速度是較快的,特別是西青區的樓市,更是其發展的重頭戲。從最近十年的發展來看,西青樓市隨著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區域的日趨成熟也在不斷相應上漲。有數據顯示,西青區樓市的成交均價由十年前的單價3889元大幅上漲至11852元,整體上漲了3.05倍,上漲幅度高達205%,特別是在2009年至2010年間有一個較大的跨越,上漲幅度超過其他環城三區。

從整個區域來看,西青區的新房供應多集中在中北鎮、張家窩、楊柳青以及如今被熱捧的南奧體板塊,各區域呈現出住宅産品佈局緊湊的特點,區域內各板塊發展迅猛。曾經的“郊區”隨著歲月的變遷,已經變換模樣,成為了城市熱鬧區域。專家指出,西青與城區是結合最緊密的區域,具有比較完備的承接城市外溢的功能,在這裡形成了以生活職能為主的大型居住片區。西青下屬的中北鎮、張家窩、精武鎮,這些組團有一個梯次發展順序,解決了城市居住人口外溢的需求。從成交上也能看出西青區的重要作用。于志傑表示,從整個西青區的住宅成交上看,峰值上過百萬,平均也是七八十萬的成交,這意味著西青區每年有兩萬到三萬的新增人口,以住宅為主的産品是不存在大量空置率的。

趨於成熟之中北鎮板塊

説到西青區樓市的發展,中北鎮可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城市外擴的大勢下,這裡已成為西青區樓市發展的一大亮點。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最受購房者關注的西青板塊中,32.8%的置業者最為青睞中北鎮。經過幾年的發展,這一片區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居住氛圍和豐富的生活配套,成為本市環城四區中最受認可的居住板塊之一。而周邊完善的交通與配套的成熟,也決定了片區未來發展的長久和繁榮。

作為西青區樓市發展的主力軍,中北鎮憑藉臨近市區的區位優勢、良好的居住氛圍,已成為眾多環外新興居住組團中發展最快、成交最活躍的區域,吸引了眾多地産商在此佈局。從十年前開始,假日風景、水語花城、大地十二城、華亭國際、富力灣等項目的熱銷令中北鎮樓市迎來了開門紅,同時也拉開了西部新城造城計劃。而隨後的萬科盈潤園、雲錦世家、霞飛路63里弄及華亭國際等眾多住宅項目的進駐則令該板塊人氣指數再次飆升。市場供應的大幅放量拉動了周邊需求的上升,市場成交一路走高。而如今,金隅滿堂、旭輝禦府、瀾灣半島、潤璟灣等項目的開發更是宣告了中北鎮居住氛圍的日漸形成及區域樓市的愈發成熟。如此眾多的項目進駐,無疑是城市化進程腳步加快的體現,更加承擔著城市化的重要任務。這裡是承載著城市區域空間佈局及城市發展軸帶上的重要節點,同時擔負著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産業、帶動區域城鎮發展的任務。

在打造商業氛圍方面,中北鎮也有著自己的規劃。有報道稱,中北鎮總體發展規劃分為三大區域,即生態宜居區、工業區以及南運河都市休憩商務區。其中,中北鎮南運河都市休憩商務區建設已初具規模,規劃將達到年1500萬人次的客流量,極具商業投資價值。亞洲最大植物觀光園、北方最大花卉市場、東方環球影城、國內最大兒童體驗中心等一系列旅遊娛樂項目將為中北鎮帶來無限的發展前景,通過業態組合不同,形成運河休閒島24小時的連續人流及消費,打造一個全新的休閒消費商圈,形成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有望打造為天津外環以外的新商圈。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西青板塊亮點頻閃 中北鎮板塊趨於成熟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5-07-31 09:35:00
在寸土寸金的市內六區,樓面地價屢破新高。隨著越來越多高價地的出現,市區房價也在其帶動下,在奔“三”甚至是奔“四”的路上前行。面對如此局面,不少剛需置業者將目光投向了距離市區最近的環城板塊,那裏因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因而也成為承接主城區剛需外溢的主戰場。從本期開始,本報將分四期對環城四區的樓市重點板塊進行剖析,希望能為廣大置業者的選房購房起到借鑒作用。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