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對大慶人有何影響 100萬房貸月供減少145元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5-03-02 08:36:00

    羊年春節歸來首周,喜訊不斷,面對中小企業的減負“大禮包”,讓很多小微企業主和個人嘗到甜頭,而2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央行宣佈再次降息,也讓市場大感意外。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

    業內表示,此次調整不僅讓有融資需求的企業融資成本降低,有利於企業發展,同時對於廣大“房奴”來説也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他們每年將少還不少房貸。

    各銀行存款利率將調整

    據了解,上次降息,我市多家銀行都將存款利率上浮到最上限以獲得更多存款。此次浮動上限變成了1.3倍,業內表示商業銀行會開出更高的利息吸納存款。

    3月1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銀行發現,一些銀行已經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到頂,而一些銀行表示暫時還未調整,需要收到總行具體執行文件才能調整。

    從已經調整的活期儲蓄來看,暫時維持基準利率0.35%的銀行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而廣發銀行大慶分行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後,活期存款利率為0.42%,哈爾濱銀行已經上浮到頂,活期存款利率為0.455%。

    “我們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3倍,按照最新的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利率為3.25%,市民整存整取10萬元,一年將會獲得收益3250元,比原來多收穫近1000元。”哈爾濱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此外,興業銀行大慶分行營業部工作人員介紹説,截至昨日,他們銀行還沒有接到上級通知,存款利率還未調整。光大銀行大慶分行負責人表示,他們手裏拿到了央行的基準利率,但暫時還沒調整完。

    企業貸款成本降低

    一直以來,企業都高呼融資成本太高,而此時央行降息,一定程度上會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支援實體經濟發展。

    記者從我市多家銀行了解到,截至昨日,我市絕大多數銀行已經開始執行最新的貸款利率。

    廣發銀行大慶分行個人部王經理告訴記者,他們銀行現在短期貸款六個月(含)和六個月至一年(含)的利率為5.35%;一至三年(含)和三至五年(含)利率為5.75%;五年以上利率為5.9%。按照最新的利率,企業的貸款成本將會減少。

    “比如,企業想要貸款100萬元,貸款一年利息為53500元,比原來少負擔2500元的利息。”我市某國有銀行大廳經理告訴記者。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彭民認為,央行之所以選擇此時降息,與實際利率水準上升相關。他表示,由於當前物價漲幅處於歷史低位,進出口和外貿數據均較為乏力,此時降息可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企業融資貴問題,增加企業投資意願。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存款基準利率的進一步下調,也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籌資成本,帶動各類市場利率和企業融資成本繼續下行。

    100萬房貸月供減少145元

    每次降息,股市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那麼,對於不炒股的廣大老百姓來説,這次降息,又有哪些影響呢?

    國際金融理財師仇寧江説,此次降息,首先受益的當然是“房奴”。對商業房貸客戶來講,根據央行此次調整,五年以上貸款基準利率從以前的6.15%調整為5.9%,較此前的利率下降0.25個百分點。這對於需要貸款買房的購房者來説,貸款利率下調意味著還貸成本降低。

    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對於採用商貸的購房者來説,此次利率調整後,按照貸款100萬元、20年等額本息還款法,降息後如果按照基準利率,月供將減少144.38元,全年可減負1732.56元。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央行降息對大慶人有何影響 100萬房貸月供減少145元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5-03-02 08:36:00
央行羊年首次降息對於貸款企業和個人來説無異於“發紅包”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