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張大偉表示,拿地節奏可以看出房企對未來樓市的判斷。2014年初,20強房企在土地市場上表現得較為保守,直至去年9月份,部分企業才出現在土地市場上,其中,萬科、遠洋、保利等企業當時均大幅度拿地。此後,房企逐漸開始對一、二線城市增加土地儲備。
不過,另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從土地市場的出讓情況來看,房企佈局正發生變化,三、四線城市由於過量的樓市庫存難以消化,市場飽和度高,房企到這些區域拿地的意願非常低。
相反,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成為房企搶地的“集中營”,甚至不斷推高地價。目前,一線城市樓面價接近或者超過周邊房價已經成為土地市場的新常態。有分析人士認為,房企高價拿地是有風險的,從北京2015年供應的豪宅規模就可以看出,北京動輒每平方米售價達10萬元以上的豪宅在多區域內集中入市,這勢必對高端樓市競爭格局造成影響。畢竟,大量豪宅入市後賣給誰,市場是否真正具有接盤能力有很大不確定性。
對此,世茂集團副總裁蔡雪梅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開發商依靠挖掘土地增值價值找利潤的地産高速增長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將以拼産品見長,企業應該嚴控負債率、回款率、利潤率和銷售率。
(來源:證券時報)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