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北京不再新建經適房 已備案家庭通過公租房解決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 2015-01-26 07:51:00 作者:韓娜
焦化廠安置房環保達標
東城區常務副區長、區重大辦主任樸學東介紹説,今年將啟動天壇周邊65棟簡易樓騰退,年內將啟動居民搬遷。
天壇周邊簡易樓建築面積8.62萬平方米,共有居民3000余戶,此外還有自建房1.6萬平方米、流動人口超過6000人,存在著嚴重的建築、消防、防汛、治安等安全隱患和環境問題,搬遷改造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對於天壇周邊簡易樓騰退的原則問題,樸學東説,“如果説社會上有強制的説法,不如説是讓居民主動考慮離開,因為這些簡易樓長期不安全,希望當地居民從安全形度考慮,自願離開。具體的騰退方案,會專門公佈。”
樸學東表示,簡易樓騰退後的原址,是世界文化遺産的周邊地區,將恢復成綠地。市政府已同意給予該項目超過13.5億元啟動資金,安置房的主要目標是焦化廠房源,目前已落實4000多套。
對於有百姓擔心焦化廠的安置房原址為化工廠,土壤存在污染問題,樸學東介紹説,焦化廠的安置房房源在建設之初就考慮了這個問題,對土壤進行了嚴格的科學處理。從建築行業專業的角度進行了科學換土,並採取了防污染措施,經過科學測試,土壤沒有問題,周邊居民可以放心,焦化廠房源的環境保護指標是符合國家標準的。
西城啟動6000戶居民房屋改造
今年,西城區將啟動6000戶居民房屋集中改造。涉及棗林南裏、菜園街、光源裏等整片棚戶區,還將加快核心區風貌保護工作,改善1000戶居民住房條件。
在什剎海地區建設樂春坊集中平移示範區,實現新地百商業區亮相和鼓樓西大街、舊鼓樓大街交通疏堵工程。大柵欄地區以楊梅竹斜街三井社區為試點,推廣“內盒院”零散空間改造。
西城區副區長、新聞發言人梁昌新介紹説,西城區文保區當中的騰退提出兩個措施,一個是整院騰退,在什剎海地區進行試點,院子裏的老百姓都同意騰退,百分之百簽了協議的才騰退,保護原貌。另一個方案是平移,把散落的居民集中到一個院落裏面,把其他的院落規整好、改造好,來保護區域風貌。還有像西河沿這樣的特色街區,採取自願騰退的方式,既考慮到歷史風貌,也要改善基礎設施。
(來源:北京晨報)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