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已然沉寂多年,但遠洋地産控股有限公司(03377.HK,以下簡稱“遠洋地産”) 卻似乎並不甘於平凡,在翻過所謂“三座大山(穩定股權結構、發展投資物業、全國區域佈局)”之後,遠洋地産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擴張之路。
今年以來,從“瘋狂掠地”、12億美元的海外發債,收購公司再到拓展商業地産、試水房地産金融與養老地産,謀求高週轉,遠洋地産無一不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展露著自己的 “野心”。
今年上半年,遠洋地産實現營業額178.4億元,同比飆升96%,但逆市之下,遠洋地産“欠佳”的毛利率成了其不得不面對的“軟肋”。數據顯示,上半年,遠洋地産的毛利率20%,連續第三年下滑,遠低於行業31%的平均水準。
顯然,遠洋地産的擴張之路並不好走。對於遠洋地産來講,除了積極地調整發展戰略以外,去庫存也成了其面臨的頭等大事。但是,8個月過後,遠洋地産的協議銷售額僅完成銷售目標的43.5%,在剩下的時間裏,遠洋地産要完成餘下目標實屬渺茫。時代週報記者曾試圖聯繫遠洋地産,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復。
商業地産步入收穫期
隨著2010年國資委要求非地産央企退出房地産業務,遠洋地産和中遠集團長達17年的“愛情長跑”宣佈走到了盡頭,而“接棒”的正是中國人壽和南豐控股。至此,褪下了“央企”光環的遠洋地産,也拉開了其長達數年的股權爭奪的序幕。
“去央企化後,資金、資本成了制約遠洋地産發展的瓶頸”,遠洋地産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李明曾表示。據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遠洋地産尚有高達140億元的短期貸款和50億元的土地款需支付,而2009年至2011年,遠洋地産的經營現金流卻一直是負數。
為滿足資金需求,除了加速銷售,出售資産以外,融資也就成了遠洋地産維持運營的一根“救命稻草”,但高昂的融資成本卻也讓遠洋地産叫苦不迭。
據資料,截至2012年底,遠洋地産的總利息開支高達29.46億人民幣,而借貸總額為323.93億元,到2013年底,這個數字又分別達到了25.85億元和352.95億元。
中國人壽、南豐控股通過融資均先後入主遠洋,“大當家”之位數次易主,這種變化一度讓遠洋的股權結構難以穩定,造成管理的混亂。事實上,“外人”增持股份來撼動自己的領導地位,雖然並不是李明所願意看到的,但為了緩解不堪重負的財務,遠洋地産也無可奈何。去年11月,遠洋地産再次融資近50億元人民幣,至此中國人壽持股增至29.04%;股東南豐集團持股增至20.98%。隨著兩者的增持,遠洋地産股權結構才趨於穩定。
區域佈局上,“在2011年,遠洋地産270億元的銷售收入來自9個城市,而到2012年則來自17個城市。”李明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遠洋地産的區域調整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為了提高效率,其內部還實行了從原來的“總部—事業部—城市公司”,到如今“總部—城市公司”的管理變革。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