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過去的2014年7月,上海房屋租賃指數為1595點,比6月上升24點,環比上漲1.50%,漲幅相比6月擴大0.54個百分點,漲幅創今年以來新高。
7月正式進入畢業租房季,房屋租賃市場再度升溫。上海房屋租賃指數辦公室認為,漲幅創新高有三大原因,一是畢業季帶來租賃熱,中低端房源供不應求,租金水漲船高;二是買賣市場低迷,賣轉租、買轉租使供求兩端擴大,租賃市場交投兩旺;三是受整治群租影響,擠出效應導致重新覓租。幾大因素推動租金漲幅創下新高。
高端大戶型房緊俏
7月,高端市場租賃指數環比上漲1.31%,漲幅比6月擴大0.34個百分點。
7月,高端市場漲幅較大的閔行金虹橋、虹口北外灘、長寧古北、浦東陸家嘴分別上漲2.23%、1.86%、1.61%、1.60%。買賣市場的冷清,使得租賃需求有了一定回升,高端市場反應明顯。抽樣統計,部分控制點新增客源增長2成左右。
中端市場繼續領漲
7月,中端市場租賃指數環比上漲1.58%,漲幅比6月擴大0.49個百分點,領漲全市。
所監測的11個區全部上漲,漲幅較高的長寧、虹口、閘北、楊浦分別上漲2.19%、1.97%、1.94%、1.93%。樓市看跌,一些原購房客選擇租借中檔房源,且邊租邊買,伺機入市。如浦東碧雲、閘北大寧、閔行莘莊分別上漲2.38%、1.99%、1.92%。
低端房源供不應求
7月,低端市場租賃指數環比上漲1.44%,漲幅比6月擴大0.59個百分點。其中,一室上漲1.28%,二室上漲1.59%。
所監測的11個行政區均上漲,漲幅較高的閘北、普陀、黃浦、徐匯分別上漲1.77%、1.67%、1.47%、1.46%。7月上旬是大學生宿舍退房最後期限,畢業生租房需求紛紛涌向社會,價格實惠的低端房源供不應求,一般掛牌2天內就能租掉。全配型房源租金漲幅普遍在3%左右。
畢業生涌入,暫無購房條件的社會尋租客增多,共同推升了房屋租賃市場的熱度。上海房屋租賃指數辦公室分析,今年以來,上海租賃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主要是嚴打群租,加上畢業季的疊加影響,租賃需求旺盛,租金上行勢頭明顯。租金漲幅的持續擴大,創下今年新高。預計8月,處於上行通道的租金漲幅難以抑制,租賃市場仍將延續火熱行情。本報綜合報道
[專家觀點]
上海房價仍然保持看漲
昨日,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發佈7月份“復旦-ZEW經濟景氣指數”。從房價景氣指數來看,與6月調查相比,除對上海房價仍然保持看漲的預期之外,專家對其他代表性城市房價都給出看跌預期。
從房價景氣指數數值來看,唯有上海的房價景氣指數仍然為正數:6.52,但這一數值比6月份已經下降了約9個點。其他代表性城市的房價景氣指數全都為負數,表明專家除了對上海房價仍保持看漲預期外,對其他代表性城市房價均做出看跌預期。
同時,除廣州和深圳,其他代表性城市的房價景氣指數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也顯示出專家對於房價未來走勢比之前更加不看好。其中,北京房價景氣指數為-2.17,下降了約10個點;上海房價景氣指數為6.52,下降了約9個點;香港房價景氣指數為-17.39,下跌超過7個點;天津房價景氣指數下跌近10個點;重慶房價景氣指數為-22,與上期保持一致;廣州與深圳房價景氣指數分別為-10.87和-13.04,分別上升近7個點和9個點。
報告顯示,48%的專家認為上海房價會上漲。北京的這一指標比上海低9%,同時認為北京房價小幅下降或下降的佔比卻比上海同類指標的佔比多出9%。此外,專家對香港房價持有上漲或小幅上漲預期的佔比為13%。預期天津房價上漲或小幅上漲預期的佔比為17%,與6月調查相比,下降了3%。
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教授認為:“上期調查中發現的‘錢荒’現象的緩解與限購令的局部鬆綁,顯然未能消除專家對代表性城市房價看跌的悲觀預期。但隨著‘錢荒’格局的持續緩解和限購令鬆綁範圍的擴大,政府‘保增長’的政策取向越來越明朗,在定向‘微刺激’不斷加碼的影響下,區域經濟增長趨勢會逐步向好,這也會對未來各地房價起到一定的穩定效果。”
此外,本期的“復旦-ZEW經濟景氣指數”顯示,雖然近期中、美GDP增長指標出現回暖跡象,但專家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不容樂觀。
中國經濟的景氣指數由6再次下滑至-4.3,通過對近五期的中國經濟形勢景氣指數的變化來判斷,專家對經濟發展形勢判斷的波動性依然在延續。
此外,專家預測美元兌人民幣匯率3個月後的平均值為6.15,1年後的平均值為6.13,與上期數據相比,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人民幣預期都呈現升值的跡象。
孫教授指出,“人民幣貶值的短期調整將告一段落,其將再次進入升值通道。在發達國家維持低息的情況下,國際貨幣的寬鬆格局不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同時我國正處在金融逐步開放的進程中,未來人民幣結構性的升值趨勢必會吸引熱錢的流入,這將對相關部門的監管能力構成一種考驗。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