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現在龍湖的商業併入到商業地産體系當中,商業管理團隊是否有一些調整?
魏健:人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的人才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個龍湖自己這麼多年培養的一些人,龍湖商業一直做了這麼多年,沉澱了很多的企業文化。第二部分是公司有意識招聘的,一些喜歡幹活,喜歡做事的,來自各個企業的人。
記者:與其他企業相比,龍湖的購物中心是如何定位的?
魏健:如果説是城市的購物中心,往往別人會理解成是在一個城市的核心商圈,但其實現在城市的發展,多中心趨勢已不可抵擋了。再好的城市購物中心,消費者一年能去幾次?他們會認為太遠了,還是去我家附近的吧。
我們的定位偏重於家庭,家庭有老人有孩子,我們的很多業態,包括兒童教育等,這些業態匹配了,導向一定是家庭型的。一個家庭的好去處我們避免一些很高端的東西,因為食物鏈的頂端生存壓力很大。
記者:您也提到商業地産經過多年的發展,很多城市出現了區域的泡沫,尤其在二三線城市,百貨型購物中心的空置率一直居高不下,這些市場的變化,對於龍湖集團在未來的發展中,有沒有給出一些什麼樣的警示?
魏健:在哪都有競爭,一個企業首先要做好面對競爭的準備,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認為這種泡沫現象只是點狀的,在個別城市。很多感覺只是理論推出來的,認為已經出讓了很多土地了,所以有泡沫。但這些土地上的購物中心什麼時候能蓋出來呢?拿地這家企業還會不會去蓋了?這個是一個比較大的疑問。
還有一些老的項目,早已規劃好的設計,存在很多的問題,註定它不可能成為一個優質的競爭對手了。另外真把商業做好後,未來龍湖會並購一些項目。公司會用這種方式進一步地擴大自己,但是自身還是會遵循紀律,按每年定下的速度去發展新項目。可能到時候會有一些非常好的,但是又非常合適的項目,我們也願意去進行合作。
記者:現在市場這麼激烈的競爭,會讓你們做一些調整嗎?我了解到北京的時代天街可能會更多增加一些獨立的主力店,可能不會像重慶北城天街一樣引進大的百貨進來?
魏健:業態方面總會在變,主力店還是需要的,肯定要有電影院、冰場、超市、百貨。這個地方適合什麼就放什麼,發生什麼變化就去做什麼,做正確的事,不去封閉自己。
龍湖現在公司內部也在講創新,我們成立了兩個中心,專門在觀察尋找新的業態進入購物中心開店。龍湖去扶持,幫助這些商戶,讓他們在公司購物中心亮相。也在思考做組合型的新東西。
關於這些新業態,現在大概有7個方向,其中4個基本上已經有非常詳細的計劃,可能今年就會有一兩個落地。在此基礎上公司會有一些創新。包括智慧商業WIFI、APP等。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