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業承受超20%利率 誘導資金脫離實體經濟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4-07-18 08:56:00

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量有限,要確保增加資金全部流入相應領域也非易事。商業銀行作為市場中的一員,基本是從盈利和安全而非道德角度決定資金投向。要讓定向降準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和財稅等其他手段密切配合

央行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突破120萬億元,增長14.7%,被外界認為“錢多多”。但與此同時,實體經濟卻仍在喊渴。為解決這一矛盾,央行此前連續開展定向降準,引導資金流入“三農”、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相對薄弱領域。但媒體近期報道,定向降準未明顯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局面。有觀點進一步指出,貨幣政策作為總量調控工具,無法解決結構調整問題。

不應否認,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量有限,要確保增加資金全部流入相應領域也非易事。並且,任何一種宏觀調控措施都存在傳遞時滯和局限性,期待用定向降準這一種辦法,就徹底改變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並不現實。但這並不意味著定向降準毫無用處,更不代表貨幣政策無法兼顧穩增長與調結構雙重目標。相反,貨幣政策應堅持在區間調控目標內,與財政政策一道加強定向調控的方法創新。

當前我國貨幣流向的主要問題,是大量資金被吸入房地産及地方融資平臺,未能進入實體經濟。這是由資金的風險回避特性決定的。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利潤下降,經營不確定性大增。銀行為增加安全性要求,強調放款要有標準足值的抵押物,而實體經濟中的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抵押物較少,難以獲得銀行資金支援。另一方面,房地産企業利潤率高,能夠提供土地、房産等足值抵押物;地方融資平臺或一些國有企業則存在政府或明或暗的擔保,資金便會通過各種途徑流入這些行業和部門。

市場利率高企也是誘導資金脫離實體經濟的重要因素。房地産企業動輒能夠承受高達20%以上的利率,一些地方融資平臺或國企對利率也缺乏敏感,為上項目不惜接受超過10%以上的資金成本,這都是絕大多數生産製造企業無法承擔的。

針對這種情況,銀監部門也曾多次發文,但未能起到根本作用。這是因為即便銀行放款時按要求回避了房地産等行業,但資金一旦“走出”銀行的大門,往往無法按照預定用途使用,而是通過關聯交易、信託貸款、委託貸款、理財甚至高利貸等形式,曲折回流到上述高收益領域。

也就是説,資金流向主要由其逐利性和風險回避特性決定,而實際利率水準則是“指揮棒”。資金是活的,總會有通道流入高利率行業和領域。商業銀行作為市場中的一員,基本是從盈利和安全而非道德角度決定資金投向。因此,要讓定向降準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和其他手段密切配合。其中,定向調控能力更強的財稅手段不應或缺。

一方面,要堵住財政資金流入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産及部分國企融資中的通路。通過嚴格財政預算,將政府借款、擔保等各種或有負債納入預算管理,約束地方政府的不計成本的借款。在財稅體制改革大背景下,還應儘快建立房地産資産稅制度,增加持有房地産的成本,促進這一行業佔用資金的回流。

另一方面,要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比如,針對中小微企業信用放款風險高的現狀,一些地方建立了信用放款風險準備金。一旦信用放款出現風險損失、放款額超過抵押物價值時,對金融機構予以一定比例風險補償。此舉能夠相對緩解銀行對擔保物的過度敏感,對提高貸款經濟效益、增加稅收反哺財政都有好處。當然,這種方式要針對所在地區銀行整體計算,而非逐筆計算。

此外,完善貸款擔保體系也是財政應有之義。銀行和擔保機構合作,是控制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的一種有效辦法。但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壞賬率上升的情況下,擔保公司的“代償率”也在上升,擔保機構開始收縮業務,加劇了下行壓力。對此,在合理減免擔保機構稅費的同時,可通過建立財政性中小企業擔保風險補償金、財政性再擔保公司等方式,支援擔保公司開展業務。(作者:朱瑞鵬 化成 原文刊載于《經濟日報》7月18日第13版)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房産業承受超20%利率 誘導資金脫離實體經濟
來源:中國經濟網2014-07-18 08:56:00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