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航空港區土地價值日益飆升 地産大鱷爭相進入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4-03-13 11:47:00

鄭州房産——地産中國鄭州頻道

從某種程度上説,房地産市場是一個地區發展活力的晴雨錶,房産商對趨勢與前景的把握,往往優於常人。

鄭州航空港區無法估量的美好前景令人怦然心動,嗅覺敏銳的開發商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塊“大蛋糕”如何在航空港區建設中搶佔先機,成為各大開發商關心的問題。

過去的一年,航空港區房地産市場方興未艾。而在港區房地産市場迅速升溫的同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港區吸引了各路地産英豪爭相在港區布點財富棋局,一場“地産赴會”正在上演。而參演者——房地産開發企業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

態度之變

從懷疑到躍躍欲試

萬眾矚目的航空港區越來越火了,不少人的疑問是:在航空港區能置業嗎?會賺錢嗎?這樣的疑問同樣適用於房企。

“很多人包括很多企業都曾對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抱有懷疑的態度。”一家早期就在航空港區做開發的房企的負責人説起當初的那段時光甚是感慨,“幾年前,航空港區在大家眼裏還是一個荒涼冷清的偏遠郊區,如十幾年前的鄭東新區一樣,誰會想到能有今天的景象?”

該負責人説,就連他們企業進入航空港區也是經過反覆考量,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做的,沒想到,幾年之後,港區卻成了各大房企爭搶的“香餑餑”。

“如今航空港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發展前景明朗,可以肯定地説,未來潛力無限。”該負責人認為,從國家層面來説,政府的支援對航空港區的建設和房地産開發有很大的影響,這無疑給了航空港區的投資企業很多信心。

豫發置業相關負責人對此深表認同。他認為,當前港區樓市雖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隨著航空港區相關規劃政策批復,航空港區房地産市場發展優勢有四點:政府政策的支援是最大的利好;港區作為新區,房地産市場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就像十幾年前起步的鄭東新區,處於樓市洼地,上升空間大;産業聚集支撐,藍領工人增多,將提升住宅需求、商業需求、商務辦公需求,促進房地産行業發展;隨著機場的發展,航空物流、客流將帶來更多高端的住宅産品的需求群體。

他告訴我們,目前的港區就是一片開發熱土,商業地産均價在每平方米2萬元左右,且銷售去化速度良好,商鋪租金也較為穩定,價格上甚至比市區稍高。

從2009年到2013年,港區地産經歷了從萌芽到規模化的發展過程。而正是這一過程,讓越來越多的房企和置業者打消了疑慮,爭相在港區開發項目或置業投資。

“演員”之變

從本土房企到異域大佬

資本總是長袖善舞,早在港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之前,這片區域由於眾多企業的進駐已經成為中原的價值熱土。只不過,那時房地産開發的主力軍多是本土房企。而今,這裡則成了本土實力房企與國內一線品牌房企的競技場。

“2012年以前,港區房地産市場以內銷為主,本土房企是開發建設的主要力量。而富士康的進駐讓更多的房企進行戰略定位提升,並在2013年吸引了大量外來開發商。”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宋向清表示,港區開發的熱潮和港區價值的提升,讓更多一線開發商的目光投向了這裡。

據航空港區市政建設環保局住房保障與房地産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目前,在該處登記的房地産企業已有20多家,其中不乏萬科綠地等國內知名房企,在建的大小樓盤近20處。

據了解,僅綠地與航空港區簽訂的鄭州空港大都會項目總體量就有800余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人民幣。去年,萬科也在航空港區拿到了2000畝土地。

另據相關人士介紹,現在航空港區的土地價值正在日益飆升,眾多一線開發商都緊盯著這片財富洼地,不少已經開始實施拿地計劃。

加上豫發、裕鴻、潤豐、正弘、振興、名門、黃河大觀、山頂等省內實力房企,航空港區正式成為各種財富匯集的舞臺。

事實上,現在沿著機場高速向港區行進,不時就能看見高高低低的建築上塔吊林立,而從四港聯動大道向北走,隨處可見機器轟鳴的建築工地,巨大的圍墻廣告書寫著項目的特質和房企品牌,工地內工人忙個不停,已經展現出一副強勁的發展勢頭。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鄭州航空港區土地價值日益飆升 地産大鱷爭相進入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4-03-13 11:47:00
從某種程度上説,房地産市場是一個地區發展活力的晴雨錶,房産商對趨勢與前景的把握,往往優於常人。 鄭州航空港區無法估量的美好前景令人怦然心動,嗅覺敏銳的開發商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塊“大蛋糕”如何在航空港區建設中搶佔先機,成為各大開發商關心的問題。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