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房企今年頻奪“地王” 佈局二線城市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3-10-16 13:44:00

繼9月5日香港開發商新鴻基地産以217.7億元奪得上海徐家匯地塊,刷新過去4年全國總價“地王”之後,香港嘉華集團旗下天寶遠東10月10日以樓面價4.01萬元/平方米奪上海浦東新區濰坊新村街道黃浦江沿岸E18單元7-7純住宅地塊,刷新上海年內單價地王。

儘管港資房企在內地最優地塊上仍然“出手大方”,但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港資房企在內地僅拿了9幅地塊,涉及金額331.2億元。據中原地産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港資房企在內地投入接近1000億元。由此來看,今年前3季度,港資房企在地産上的總投資額不到2011年全年的四成。

華東地區最受青睞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港資企業仍然傾向於獲取內地成熟區域的核心地段地塊,華東地區依舊是港資房企最青睞區域。

在今年前3季度,港資房企在內地僅拿了9幅地塊中,2幅地塊位於上海,先後由九龍倉旗下的雄智控股有限公司和新鴻基旗下威萬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獲得。此外,還有4幅地塊位於杭州,1幅位於寧波。

如新鴻基的財報顯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新鴻基在內地的已落成投資物業約105.6萬平方米,這些物業大部分位於黃金地段,商場佔55%,寫字樓佔33%,酒店佔9%,住宅佔3%。這部分已落成的物業中,位於上海及其他長三角城市的比例高達75%。此外,新鴻基目前擁有的發展物業土地儲備中,住宅佔比達76%。

深圳一家從事房地産業務諮詢公司的相關部門總監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以及華東地區較之珠三角地區更為國際化,有大批高端人才和企業在此匯聚,這也是港資不惜重金在此佈局高端項目的原因。

對於港資房企更多投向住宅的趨勢,上述人士表示,這與其在商業物業上的盈利減弱相關。該人士表示,儘管港資房企有通過自持商業物業來增加收入的習慣,但隨著內地開發商近年來開始增加自持,“港資房企在這方面的優勢和利潤都在降低”。

和記黃埔2012年年報顯示,從2010年開始,和記黃埔在內地的租金收入逐年下滑,2012年全年內地租金收入為29600萬港元,佔全年和記黃埔總租金收入的7.8%。此外,今年8月末公司公告稱擬出售的廣州西城都薈,2012年出租率僅為66%。

謹慎佈局二線城市

隨著內地城鎮化進程加快,內地二、三線城市樓市需求量隨之上升,加之一線城市土地資源有限,港資房地産開發商在二、三線城市的購地步伐隨之加快。

美聯物業全國數據中心的統計顯示,今年到目前港資房企購入的9幅地塊中,有7幅塊地位於杭州、瀋陽和寧波這類二線城市。和記黃埔2012年年報顯示,其1022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中,43%的土地儲備位於武漢、重慶等中西部城市,而在2012年已完成的15個項目中,有10個項目位於二、三線城市。

九龍倉財報顯示,2012年,公司在內地的12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中,有34%位於二線城市。僅2011年初,九龍倉就以100億元于長沙、杭州、蘇州等地購入5幅地塊。

“如瀋陽經濟開發區,杭州余杭區的兩宗成交土地,投資成本不高,不會對其資金造成太大影響,也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美聯物業數據研究中心認為,這是港資房企選擇二、三線城市的原因。

同時,美聯物業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除杭州、瀋陽和寧波外,港資房企並未在其他二線城市有動作。“這跟各個城市的發展程度,以及交通狀況等因素有關,港資房企經歷過香港樓市的起起伏伏,加上它們在發展上本就較為謹慎,在目前內地二線城市地價上漲勢頭較迅速的情況下,短期蟄伏會幫助其作出更細緻的市場分析。”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港資房企今年頻奪“地王” 佈局二線城市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3-10-16 13:44:00
儘管港資房企在內地最優地塊上仍然“出手大方”,但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港資房企在內地僅拿了9幅地塊,涉及金額331.2億元。據中原地産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港資房企在內地投入接近1000億元。由此來看,今年前3季度,港資房企在地産上的總投資額不到2011年全年的四成。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