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解讀中國式商業地産投資 南城商業崛起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 2013-09-12 08:47:00 作者:賴大臣 董家聲
據北京商報報道,2013年,在股市低迷、金市震蕩的情況下,住宅投資在地王不斷高企的情況下也變得泡沫不斷放大。而與此同時,愈加富裕的上層階層在面對國內投資渠道較窄的情況下,把投資焦點轉向了“可出租、可出售、可經營”的在售商鋪産品上。日前,由北京商報主辦的“尋找城市商業價值新中心”在龍湖匯舉辦,與會專家深度解讀了時下商業地産投資前景,以及提出了“用政府定的利率、負債的形式去完成”的中國式商業地産投資新理論。
中國式的投資
縱觀今年前8個月的樓市,不僅住宅市場的風生水起,其商業地産市場的趕超之勢顯得尤為明顯。根據搜房網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北京商業地産累計成交總面積為226萬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漲45.1%,累計新增供給面積為147萬平方米,成交均價約為2.3萬元/平方米。
在譽翔安地産合夥人王珂眼中,商業地産接棒住宅成為中國地産投資新熱潮的趨勢正在形成。他進一步表示稱,在限購的影響下,住宅市場的投資基本上已經消失,這主要在於支撐住宅投資的金融杠桿正在逐步消失。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看到,低首付、低利率的金融杠桿成為了撬動住宅市場投資的先天條件。在十年前普遍房價只有五六千元時,你可以只付兩成首付,然後用4%的浮動利率撬動一個年增長20%的市場,到現在自有資金的回報率能達到25倍以上。然而隨著限購政策的出臺,二套房首付60%,利率上浮10%,三套房就需全款,這就説明你能利用銀行的錢再去賺錢的機會正在失去。”王珂表示。
而反觀商業地産領域,多年來一直是首付50%,這對於擁有兩套住宅以上的富裕階層而言,還可以利用金融杠桿去投資前景更為長遠的商業地産項目。
“這個時候你的投資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即選擇一個有增長能力的資産,用政府定的利率、負債的形式去完成。”王珂表示。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