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南晚報報道,上月中旬,無錫市建設局擬出房地産業改革方向———“積極推行住宅全裝修,鼓勵新建住宅一次裝修到位或功能表式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産業化裝修相統一”。
2011年江蘇省政府發佈的《加快推進成品住房開發建設》,明確提出了“2015年蘇南城市中心城區新建住房中成品住房比例提高到60%以上,其他達到40%以上”的努力目標。
繼2011年江蘇省政府發文鼓勵開發商建精裝房後,本月上旬無錫市建設局也提出了增加精裝房在無錫新建商品房中的比例的房地産業改革方向。記者還了解到目前精裝房在無錫新建住房中的比例不足15%,距上海等城市40%以上的比例,以及省政府文件提出的要達到60%以上的比例,都相去甚遠。同時,近年來無錫市場上因精裝房品質問題引發的業主維權事件時有發生。誰來監督精裝房能讓市民放心接受?精裝房在無錫推廣又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無錫精裝房目前市場摸底
佔比不足15%
記者在房産、建設部門查詢得知,無錫全市在售的樓盤有近150個,其中精裝房佔比不足15%。目前推出整體精裝或部分精裝房的房源有九龍倉璽園、濱湖萬達廣場、天元世家、萬科金域緹香、萬科金域藍灣、聖芭芭拉、愛家金河灣、太湖錦園、華潤悅府、無錫寶龍城市廣場、蠡湖香樟園等。“與毛坯房相比,精裝房省時、省心、省力,沒有二次污染,受到部分購房者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九龍倉璽園的銷售人員表示,不少業主買他們的精裝房圖的就是省心。
豪裝是新賣點
記者還發現,眼下部分精裝項目的豪裝正成新賣點,交樓裝修標準上“精益求精”,價格也從原來每平方米1000-2000元,一下子躍升到5000-6000元。單憑精裝標準,大有直逼郊區房價之勢。日前,記者走入某高檔小區價格為每平方米6500元的精裝樣板房,該樣板房是濃郁的歐式新古典風格;入戶門鎖採用義大利設計、德國生産的海福樂門鎖,據説與世界唯一的七星級酒店———迪拜帆船酒店採用的是同一型號;雙開的大門採用了至少需要90年才能成材的黑檀木,部分戶型在衣櫃、門框上也同樣採用這一材料。
比拼人性化設計
有些開發商注重比拼裝修材料的高檔,而有些開發商還關注人性化的設計。濱湖區一家精裝樓盤銷售主管稱,用材高檔以外,他們的精裝房還有一些人性化的設計,讓業主自己裝修都不會想到,比如衛生間內的電熱毛巾架。在冬天,如果在洗澡前把原本冷冰冰的衣物挂在電熱毛巾架上加溫,洗完澡後再穿上感覺就會很溫暖舒服。再看廚房上櫃的電動拉籃,可以讓一些身材嬌小的女孩子不用踮著腳尖也能拿東西了。再如“一鍵開關”,業主出門前,各個房間的燈不用一一去關,只要關一個按鈕,就能將除冰箱之外的所有電源切斷。
品質口碑不算好
雖然精裝房有市場需求,開發商也挺賣力吆喝,但一些精裝房曝出的品質問題,還是讓精裝房的口碑在無錫並不如想像得好。記者接觸到的一位市民陳先生,就為幾年前購買的一套精裝房費了不少力氣與開發商鬥智鬥勇。
“承諾3米3層高但實際凈高只有2米4;甲醛嚴重超標,剛剛交房時我太太進去10分鐘就呼吸不暢,承諾的壁櫥也沒有兌現。”陳先生回憶説,當初宣傳時開發商稱21樓以下的酒店客房和22樓以上的商業樓房是以相同的每平方米3000元的標準精裝修的,但其實21樓以下是香港的裝修隊以德國凱賓斯基的標準裝修的凱賓斯基酒店,22樓以上的商品房則分別承包給了國內數個裝潢公司,兩相對比,裝潢品質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維權過程更是困難重重。陳先生表示,他認為開發商的裝修標準遠沒有達到承諾的每平方米3000元,他要求退房並提請房屋仲裁,這一來一去,花去了5年的時間。“實際的裝修標準,我覺得每平方米1000元都不到。”陳先生介紹道,整個仲裁維權過程困難重重,“其實一開始開發商是有樣板房的,樣板房還很不錯,不過後來拆掉了,死無對證。我們和開發商掌握的社會資源太不對等了,整個仲裁過程很難。”據了解,即便有了甲醛超標的檢測報告,同時沒有壁櫥也與一開始的宣傳圖樣不符,但如果不是2米4層高這一硬傷,陳先生最終恐怕難以勝訴,“如果不是層高上明明白白地違反了國家規定,即便其他裝修和當初承諾相去甚遠,我們也不一定能維權成功。”
無錫推廣精裝房該怎麼做
專家:條件已成熟政府只引導,讓市場來決定
問題雖然存在,但精裝房推廣是大勢所趨。事實上,省市兩級關於推廣精裝房提出的目標、改革方向,都是對2008年國家住建部關於精裝房推廣的相關文件的銜接。提倡節能降耗、低碳經濟、減少重復裝修和二次裝修,是住建部發文的初衷。
“總的來説,這十年來無錫精裝房的市場基礎大大提高了,我認為目前條件已經成熟,可以進行相關的推廣。”具體到無錫市,一位專門負責精裝房研究的建設局專家介紹説,目前建設局相關部門已經在擬定一個《推進我市精裝房實施意見》。
“其實精裝房的推廣,説來説去,關鍵還是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雖然説從整個宏觀上來看,精裝房的推廣是一種好的、必然的趨勢,但是從短期現狀上來説,如果市場接受程度不高,精裝房推廣也將步履維艱。而政府所能做的,只是通過政策來引導市場,而不是控制市場,所以關鍵還在於市場本身。通俗地説,房子賣得出去,就好推廣,賣不出去,自然也就難推廣。”該專家同時表示,“有糾紛往往是因為業主和開發商在裝修品質標準上看法存在差異,這方面可以通過質監方面法律法規的跟進來解決。”此外,一些開發商已主動嘗試建立有效機制來應對,比如太湖錦園在建造過程中成立業主監督委員會監督工程品質,交房後又成立售後服務中心解決業主疑問,受到消費者認可。可見,要使消費者徹底改變對精裝房的認知度和建立足夠的認可度,還有賴於開發商對産品品質的把控以及更加細心的售後服務。
市建設工程質監站:將研究出細則 有四大方面標準,要求必須達標
對於普通市民來説,最關心的無疑是精裝房要推廣,品質問題誰來監管?對此,無錫市建設工程品質監督站的徐曉峰站長表示:“我認為精裝房的爭議、摩擦,主要在於業主和開發商之間的合同約定不明確。”
徐站長所説的不明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材料標準、施工品質、工藝標準。“這方面的規定,目前有這麼兩條,一個是2011年6月1日起實施的《成品住房技術標準》,這是江蘇省強制執行的標準,但是這個標準太虛,不夠細。還有一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驗收規範》,這個是行業標準,相對比較詳細,但是它不是強制執行的。”
事實上,現在市場上精裝房的品質良莠不齊,而精裝房的交付標準也沒有界定,導致購房者對“精裝房交房即等於入住”這一概念表示懷疑。實際採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在打造精裝房的時候,一些品牌開發商推出了較為全套的精裝標準,可以實現交房即入住,而有些開發商只是清水房外加贈送家電的“半精裝”標準,與購房者期待的拎包入住有距離。而更多的購房者是將樣板房對實際拿到手的房源作對比,結果越比越窩火。
徐站長表示,從長遠來看,推廣精裝房是有十分必要的。“房屋精裝修有助於住宅産業化、建築工業化,同時環保節能、減少資源浪費,對工程品質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為了迎合這一未來的發展趨勢,質監站正在研究一個關於精裝修房品質監督的實施細則。
“這個細則主要要明確這麼幾個問題,那就是材料標準、工藝標準、施工品質標準和品質檢查標準,落實各方責任。”這個細則將有多細,徐站長舉了一個例子,“拿材料標準來説,就好比一個櫥櫃,建築單位必須給我一份標準,標準必須具體詳細到這個櫥櫃使用什麼材料,甲醛含量是多少,板厚是多少,強度是多少等等。同時這份標準必須建立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如果是沒有國家標準可參照的材料則參照行業標準。否則審核不予通過。”
民間裝修人士尚擔心“雷同” 放心,個性化定制是未來趨勢
官方聲音對精裝房推廣很有信心,民間裝修人士卻持保守態度。“推廣精裝房5年前就提出來了,但是現在精裝房所佔的比例還不是很多,我覺得要推廣開來很難。”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裝修小老闆這樣告訴記者,他分析説,一來,每個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不一致,統一的裝修並不為所有人接受;二來,每個人的喜好和居住習慣不同,對裝修的要求也不一樣,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個人定制式”裝修。對此,上述建設局的專家早有回應説法———從“裝修個性化”來談,許多業主不喜歡精裝房千篇一律的裝修樣式,覺得還是自己打扮出來的“家”更合乎自己的心意,“這其實也是有解決方法的,首先是通過傢具、窗簾、擺設等室內陳設來彰顯獨特的品位和個性;或者將來開發商會根據業主需要進行單獨‘個性化’的精裝修,比如現在綠城的香樟園,就提供這方面的服務。”記者在採訪中也遇到有其他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精裝房可能會走“一對一定制”模式,業主在購房之初就與開發商簽定相應合同,開發商後期根據購房者的特殊需求分門別類地裝修。
而價格方面,該專家表示,“這本身也是有利有弊的事情,精裝房或許是會貴一些,但它省去了業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便事後有了問題,業主也只需要認準開發商就行了。”
(見習記者 程琪斌 記者 練維維 實習生 唐子淇)
本文來源於:無錫新傳媒網, 原文地址: http://www.wxrb.com/node/news_dczx/2013-7-25/FKFDJJBAF472795.html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