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下面請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先生作專題演講,不知道他的演講風格是企業家的,還是金融家的風格,有請劉總。
首創集團董事長 劉曉光
劉曉光:我今天的講演主要是總結最近的觀點模式以及未來的思考。
首先講的是模式,激發地産的新方向。大家知道地産發展只有不到20年,20年中,中國的房地産是高速發展,當然也發生了很多結構性的變化。隨之地産商都在轉變思路,理清方向,進出了深度的變革期。
事實上過去十年中,中國的地産已經經歷了多番激烈的表徵調控和變革。我的觀點是2013年可以説是我們要進一步轉變模式的年份,也是我們向新的發展方向變化的一年,粗放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單一的産品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住宅産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就想以綜合運營模式為成長道路的模式,來迎接中國下一步房地産發展帶來的挑戰。我簡單的將我的觀點和歷史的進程簡單的概括一下。
2013年首創置業上市十週年,我們十年中以中國地産的綜合運營為根本發展,在資本國際化,模式的創新,産業的運營,産品的拓展和服務領域都全面的推行了綜合化的經營之路,特別是以國際化的協作為根基的模式,構成了十年的發展模式,早在2003年上市的時候,確立了首創置業作為綜合運營地産商的模式,我們以地産綜合運營商作為品牌的戰略,全面的進行了創新。
我們進行了全面的國際協作,跟國際投行和大的地産商進行了協同。構造了立體的資本平臺,無論是債券、上市、重組等等。我們也開啟了地産産業的融合之路,打造全産業的擴張格局,過去十年中經歷了兩次大的節點,第一次是在北京,第二次是從北京向全國擴張,第二次轉變是住宅向大規模的商業地産和需有地産、地鐵上蓋的地産、教育地産轉型。2012年地産模式的創新進行思考,提出了十大城市綜合利用的模式。其中每一個模式,都來自於地産與城市,地産與産業領域的高效運作,不同産業的價值輸送到地産中來。我們希望將一些新的模式,全面融入到主流城市復興,新型城市崛起,小城鎮升級的城鎮化發展之中,從而帶動城鎮化浪潮的引擎。我們在發展項目中,將地産和産業結合,地産和空港結合中,將地産和國際要素結合起來,我們建立了中法經貿區,實際上是將中國的企業和歐洲的企業結合起來。毋庸置疑的是,地産企業未來的方向就是模式和變革,聚産業資源進行融合,積極的跟其他的産業嫁接,這是未來明確的發展方向。我們要走出地産加産業新的道路,在模式創新的過程中,我們才會有發展。有的時候是屬於産業驅動型的,有的是屬於潮流文化的産業模式,有的是屬於未來創新新城的模式,還有打造高端旅遊和特色的商業模式,還有醫療、養老等等模式。
今天我想以産業作為實體經濟為主的新型發展模式,將會承載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要繼續堅持現在的做法,實現資源權益産業文化生態的平衡,建立好新型的小城鎮。我們在昆明和昆山等地區發展了旅遊小城鎮,或者是商業的小城鎮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昆山鎮千年的橋文化和博物館文化,我們在45平方公里劃分了幾個區,例如寧波城等等,包括了休閒、養生、康體、會展、遊學等等,打造投資近300億元的度假養生型和低密度住宅為核心的産業新城。我們在此過程中,應該具備怎樣的優勢,産業度集合。地理位置非常好,附近還有奧特萊斯家居展,這是幾個産業的結合,緊緊依靠首創自己來做是不夠的,在此過程中,我們將首創跟其他産業的優勢結合起來,在旅遊方面我們佔49%的比例,他們佔51%,地産方面我們佔51%,他們佔49%,集合企業的優勢進行投資和開發。大家都知道我們做了奧特萊斯,今年5月份我們實行了3+5的模式,這個模式效果是不錯的,開業的當天有10萬人進店。在福州、海南等地的項目建設得差不多了,在此過程中我們學到一些經驗,要做商業地産,必須先有商業人,必須下有商業團隊,否則的話,就會措手不及,就是盲目的發展。
今年5月份拿到了北京商業區的三個地塊,我們想構造現代金融大型綜合體,體量大概是50多萬平方米,而且是跟地鐵交匯在一起的,我們想利用金融、寫字樓積聚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做成比較高端的商業和金融結合的綜合體,如果這一模式成功的話,我們會在深圳的前海和其他的金融開發區會予以嘗試。
我們還在中國的小城鎮建設過程中進行努力的探討,中國的城鎮化是未來20年中重要的亮點,誰抓住這一機會,誰就會獲得發展,誰喪失了這一機會,誰就會落後。因此這一輪我們也參與了城鎮化的過程,城鎮化過程中有怎樣的建議,主要是資源、産業、文化、精神和生態,更重要的是就業安排,産業的打造。我前幾天在法國,看到法國的一些小的城鎮,我發現一個現象,活躍的城鎮就是一個明星企業或者是骨幹企業帶動的,還有其他企業的輔助,構成了小城鎮的脊梁,骨幹企業帶動了其他企業的發展,也將鎮的經濟帶動起來了,這是法國比較成功的一面。
我最近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的小城鎮建設,可能不僅僅是城鎮化的發展,如何構建小城鎮新的系統,包括軟性的系統。因為我們在順義、大興遇到一些問題,就業不大,産業未得到發展,不能僅僅是開發建設,請大家住上樓房,因此我就開始思考。我們是否可以將中國的小城鎮開發與機構和小城鎮的經濟建設結合起來。我算了一下帳,中國有6.6萬個億萬富翁,1200萬個千萬富翁,如果這些經濟的精英,這些機構能夠跟中國的小城鎮結合起來,將我們的知識,資金,管理和産業輸送到城鎮的話,我相信一定會使小城鎮活躍。如果1200萬個千萬富翁人士,有20%的人參與小城鎮的建設,每一個人投200萬,就是4萬億,每一個機構參與小城鎮的建設,如果可以安排200人的話,就是幾億人,這樣的話,或許是好的案例。例如阿萊善,我們將牧民請進社區,管委會幫他們做産業,幫助他們安排行銷,幫助他們建圖書館和洗澡堂,對他們進行培訓和教育。我們相信4萬、7萬個有規模的小城鎮建設後,但是其中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産業結構,就業安排和社會統籌的問題。下一步小城鎮同樣是地産企業開發過程中要遇到的問題,也是地産企業要抓住機遇,轉變原有模式進行開發的過程。中國小城鎮建設跟地産商在之前投資的經驗模式和新的投資經驗模式結合起來,才能健康的發展。
總的來説,下一步無論是國家如何進行宏觀調控,地産企業要堅持自己的發展模式,堅持自己的定位、戰略,良好的投資組合的方法,還有模式轉換的觀念,如果有自己好的模式,能夠在模式上創新,就一定能夠堅定發展的方向,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比較穩健或者是快速發展的道路。
我們發現潛力是非常巨大的,例如昆山的項目,有古鎮、也有湖面的開發,還有文化的價值開發,還有江南水系的開發,這些作品出來之後,就是符合老百姓未來的需求,也會贏得大家的購買積極性。
旅遊地産、商業地産、教育地産只要將本質的內容抓住,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我們就能夠紮實快速的發展,謝謝大家。
主持人:劉曉光董事長為我們分享了他們自己的案例,就是綜合運營商,回應了新型城鎮化小城鎮發展的機會,給出了他們的探索的答案,也就是未來發展的新模式和考慮點,地産的發展和産業的發展應該有很好的結合。大家注意到海南旅遊島,這些年來海南國際旅遊島過程中,地産發展非常蓬勃,但是産業培育落後,也許劉董事長的發言對全國地産界的發展會有啟發和借鑒。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