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對於一些並非以剛需産品為主的開發商而言,過快的産品調整有可能導致企業客戶的流失,並對企業帶來實質的傷害。
過快的模式調整也是如此,SOHO中國便是一例,在宣稱轉型持有型開發商之後,SOHO中國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不佳,許多投資者對過於快速的轉型並不認同。
多數企業走在了短期應對與長遠轉型兩端,能夠處理好兩者關係,達成穩步調整的企業在市場上並不多見,龍湖地産可以算一家。
2012年龍湖年報披露,公司實現銷售額401.3億元,同比增長4.9%。在業績大體平穩的背後,龍湖進行了多項調整。
與其他公司一樣,龍湖在2012年也堅持佈線一二線城市,抓住窗口期拿地,底價摘取多數土地,並巧妙開始“土地換倉”,新增土儲更靠近中心城市,銷售産品中也適度調高了剛需及首次改善的佔比。但但相比萬科、遠洋等企業將其剛需産品保持或調整到85%以上的策略,龍湖在該領域調整相對平穩,並未改變其以高端物業開發為主的形象。
而更為長遠的調整計劃是對商業地産的佈局。多年來,龍湖一直在穩步推進增加商業自持面積的計劃。龍湖集團商業地産部總經理魏健近期也在媒體上表示,“集團預計用15年左右的時間將商業利潤佔比從不到5%提升至30%,不斷深化龍湖'增持商業'的發展戰略。”
提高租金收益在企業營收中的佔比,從而對沖掉開發業務利潤日益攤薄的風險,這便是龍湖策略調整的方向,與龍湖類似,希望在商業地産領域尋找未來的開發商頗多。綠地集團、保利地産、萬達集團、SOHO中國等均是如此。
但能在調整中保持穩健的,卻是少數。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