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北京3月要開盤的新項目。兩周前去看的時候銷售説1.6萬元左右。今接到通知去驗資,價錢可能變成2萬元上下。開發商坐地起價,我究竟是買還是不買?”北京一位購房者在上海(樓盤)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的微網志上留下了這樣一段諮詢貼。
“國五條”出臺前後,京、滬、穗樓市又出現漲聲。個別的二手房房東、開發商更是乘機坐地起價,一次性跳價幅度甚至超過10%。然而,當個別的現象被廣為傳播,購房者很容易地誤認為整個市場都已經出現了大幅漲價現象。關於房價上漲的事實真相究竟是怎樣的?3月9日、10日,記者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一二手房市場進行了調查。
北京
新盤趕趟入市 部分項目均價上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尚希 發自北京
在北京二手房市場一片火熱的同時,一手房市場在新政的“窗口期”也開始躍躍欲試。
“我們這次開盤還沒有提價,但如果周邊的項目開盤提價賣得好的話,我們也會考慮。”3月10日,北京房山區的某在售項目的銷售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該項目均價是在1.8萬~1.9萬元,而區域內個別項目已經提價到了2.2萬元。
漲價的衝動並非體現在這一個項目上。在記者走訪的多個樓盤中,計劃在近期開盤的項目,均價相比此前都有所上浮,剛需盤尤甚。
“新政對於普通住宅、剛需項目來説都是一個利好。”東亞新華地産行銷總監賈玉鵬指出,正因如此,在細則落地之前的窗口期,個別的項目會因市場需求升溫而加大漲價預期。
新盤加緊入市
“國五條”落地一週後的首個週末,《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多個在售樓盤發現,一些熱點區域項目的售樓處人滿為患,大部分購房者都是帶上了個人資料進行排號登記的。
在房山區的金地朗悅項目售樓處,記者看到,由於下週日就要開盤,前來登記的購房者非常多,售樓處擠得水泄不通。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天登記的意向客戶已近600人,本次即將開盤的10棟樓,總套數只有一百多套。
與金地朗悅一路之隔的京投萬科新里程項目,銷售人員同樣告訴記者,項目過兩天便會開盤。“目前我們登記的購房客戶已經有600多人,而此次開出的房源只有100套,開盤當天會採取搖號的方式。”
除房山區域外,通州區域的多個在售樓盤也出現同樣的情景。
“目前已經有1000多個客戶做了登記。”定於下周開盤的金地格林格林項目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此次開盤的套數也僅有200余套。
“在地方細則出臺之前這段窗口期,開發商都在加緊推盤走量。”賈玉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3月份以來,開發商推盤的速度明顯加快,不管是剛需項目還是改善型産品都有加緊入市之勢。“3月份我們已經開了兩次盤了,接下來還會加推新的産品。”
上漲預期明顯
“我們這次原本打算把剩下的房源都開出來,但是公司決定還是先開十棟,留五棟。”北京房山區域某項目開發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於此前項目預售證審批的價格相對較低,而如今周邊項目漲價趨勢又很明顯,所以有意調整剩餘樓盤的價格。
“長陽的一些項目都漲到2.2萬元了,如果成交狀況好的話,我們也打算提價3000元。”該人士表示。據記者了解,該開發商項目目前銷售均價在1.8萬元左右。
同樣位於房山的京投萬科新里程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即將開盤的這一期具體價格還未定,應該在2萬元/平方米左右。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網站上看到,該項目去年7月份開盤的一期簽約均價為14988元/平方米,12月份開盤的一期,均價為17164元/平方米。相比之下,新入市的一期房源漲價預期明顯。
“需求量對項目的定價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來看,北京市場確定上半年入市的項目並不多,主要是去年同期土地供應量偏少造成的。”在賈玉鵬看來,開年以來樓市成交的持續走高也推高了目前項目的入市價格。
東匯置地董事長劉東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市今年前2月共成交了18818套新建商品房,而去年同期僅成交了5548套,銷售套數、銷售面積、銷售總額同比分別大漲了2.39倍、2.69倍、3.47倍。
東匯置地房地産整合運營機構統計監測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2207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漲21.07%,相比去年全年20673元/平方米的均價,漲幅也達到7.42%。
不過賈玉鵬表示,“北京市"國五條"細則出臺之後,這一輪小高潮也許將會平息。”在他看來,一旦出臺了具體的控制目標,將會嚴格控制後期入市項目的價格上漲空間。
上海
新開樓盤小幅加價 未來或現分化走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和北京、廣州等城市相比,上海的商品房庫存壓力也許是最大的。截至3月10日,上海可供銷售的新房總量達到880萬平方米。但即便面對如此高的庫存和“國五條”調控,上海的近日新開盤樓盤報價仍較前期有所上漲。
剛需盤價格小幅上漲
新浪樂居的調查顯示,3月9日和3月10日兩天上海共計有12個樓盤開盤,其中不少剛需樓盤的報價都較之前有小幅上漲。以青浦華新鎮的恒文星尚灣為例,售樓處3月1日的銷售預計報價為14000元/平方米,但3月9日開盤的報價上漲至14500元/平方米。同樣,鵬潤伊頓公寓加推房源的報價也較前期有600元/平方米的上漲。
根據統計,3月9日和3月10日開盤的12個樓盤中,至少有一半樓盤的售樓處報價較前期有小幅上調。
相比起一手房,二手房的價格上調幅度更為明顯。
酷房網的資訊顯示,很多樓盤在春節後掛牌的房源報價比之前上調了不少。如三林的浦發博園,春節前掛牌的14樓精裝修兩房公寓的報價是235萬元。而3月4日同一小區同一房型5樓的毛坯公寓價格達到250萬元。閘北的新梅共和城的兩房2月中下旬報價為300萬元左右,而現在的報價普遍上升至340萬元。
不過,上述新房和二手房價格上調是否具有普遍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中原地産研究總監宋會雍説,“國五條”出臺後,二手房掛牌價格上漲和下跌的現象同時出現,不過所佔的比例都較小。和二手房相比,新房價格普漲概率更低。前期,他曾經組織過部分開發商進行座談,其中包括上海地産行業的龍頭企業。這些公司當場都表態,不會整體上調售價。他認為,按照座談會的結果看,多數樓盤不會大幅上調售價。
成交面積環比上漲20.7%
宋會雍説,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漲價能否成功,取決於成交量。新浪樂居在3月9日和3月10日對部分樓盤的現場調查顯示,儘管部分樓盤價格小幅上漲,但購房者似乎尚能接受。
以恒文星尚灣為例,該樓盤共推出85平方米、86平方米、136平方米戶型100多套。開盤當天,80多平方米戶型就全部售出。鵬潤伊頓公館售樓處也反映,週末開盤主推的80平方米戶型,已所剩不多。
和黃上海樓盤禦沁園公寓雖然每平方米售價18000元,比周邊一些樓盤高出1000~1500元/平方米,且售賣的主要是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但依然賣得不錯。該樓盤開盤當天總共推出的200多套房子,當日就只剩餘二三十套。
佑威地産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4日~3月10日上海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為38.34萬平方米,環比前周上漲6.9%,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1.20萬平方米,環比前周上漲20.7%。
開發商小幅上調售價卻仍然熱銷,讓人擔心市場後期的價格走勢。
中房信研究總監薛建雄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一組剛性需求樓盤的價格調研數據顯示,上海開發商目前的價格策略仍然是“小步快跑”,每次加價幅度都不大。
不過,根據薛建雄提供的2012年一季度和截至2013年3月6日的樓盤成交價格對比,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樓盤成交價漲幅超過10%,其中個別樓盤的價格漲幅甚至超過30%。
大幅漲價可能性小
雖然上海樓盤仍存價格上漲預期,但是部分樓盤價格上調的阻力也已顯現。
根據中房信的調研數據,在去年成交價格上漲幅度超過10%的公寓樓盤中,至少有七成以上出現了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的大幅下滑,其中部分樓盤的成交量甚至較去年同期下滑了七成以上。
薛建雄説,這一現象有兩種原因,一是今年推出的房源數量不如去年多,二是市場接受程度因價格上調而下滑。
相比之下,高端樓盤的成交則很少受到價格的影響,絕大部分價格較去年上浮的樓盤成交仍然保持活躍。
以保利茉莉公館為例,目前的平均成交價格較2012年第一季度上漲了14.3%,但成交量和成交套數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另一成交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的大華·河畔華城,雖然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1.9%,但成交套數和成交面積卻由去年同期的7套1641平方米,增加至今年的19套4293平方米。
宋會雍説,剛需樓盤和別墅樓盤漲價後兩種截然不同的市場表現,預示著未來房價的趨勢,即剛需樓盤的上漲價格空間將非常小,而別墅等改善需求的樓盤雖然價格上漲的空間會大一些,但不可能再出現大幅漲價的現象。
廣州
一手房優惠力度收緊尚未出現集中漲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國五條”細則出臺之後的首周,廣州樓市釋放出的最明顯的信號是二手房簽約量集中爆發,但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數日調查的經歷,以及多位業內人士透露的資訊,廣州目前尚未出現大面積漲價的情況。不過,也有一些主流開發商的內部人士透露,計劃在一手房集中開盤期間提價。
二手房漲價屬個案
3月1日“國五條”細則出臺之後,已有數位仲介向記者表示,如果買二手房,要在廣州本地實施細則出臺之前儘快出手。
日前,記者在廣州房産登記交易中心看到,截至當日的12時許,中心排隊機叫號資訊區顯示的派號數量已經達到1057。一位剛剛辦理完過戶手續的買家告訴記者,他早上不到8點鐘就來到交易登記中心門外排隊,當時已有數十人早已在這裡等候。
據滿堂紅對陽光家緣二手房網簽數據的統計,3月1日至3月7日,廣州二手住宅的網簽數據已經達到1776條,超過2月全月的網簽數(1357套)。
由於調控新政的造成買家急於出手,一些賣家在價格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記者在廣州某知名的大型小區看過一套面積約66平方米的兩房單位,業主起初叫價75萬元,但僅一天時間就調高至76萬元。
滿堂紅研究部高級主任肖文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搶末班車”的行情之下,一些剛過5年的 “免稅房源”最受歡迎,導致部分業主調高了售價。
不過,肖文曉認為,“國五條”出臺後雖然出現了漲價現象,但並不代表整體的市場情況。
經緯行研究中心總監朱欣苑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地方細則沒有真正落地之前,目前二手房市場主要的變化是集中簽約導致成交量放大,但價格沒有太大變化。一些未滿5年的二手房由於面臨潛在的徵稅風險,還降低了售價。”
一手房市場相對平淡
相對於二手房的火爆行情,近期廣州一手房市場則顯得相對平淡。
網易房産監測到的數據顯示,3月2日至3月9日期間,廣州共成交了2681套單位,比“國五條”細則出臺前一個週期的3422套成交量出現下跌,但成交均價仍保持在19300元/平方米的高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多個樓盤,尚未發現大面積的一手房漲價現象。除一些在售樓盤表示小戶型基本售罄之外,一些待售樓盤回避了對開盤價格的預測。
“新的政策本身對一手房市場的影響有限,由於春節過後開發商需要一段時間蓄客,為開盤做準備,所以目前一手房市場相對平淡。”朱欣苑指出,一手房的集中開盤時間應該要到4月中旬或“五一”前後。
但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有多位主流開發商內部人士表示,計劃在新項目開盤時提高售價。同時,記者了解到,在3月入市的樓盤,給出的優惠力度也在縮減。搜房網統計顯示,3月廣州樓市預計有52盤推新房源,但其中只有15個優惠盤,佔比為28.85%,比2月優惠盤佔比下跌約10個百分點。
肖文曉認為,對二手房徵收差額20%的個稅導致部分二手房市場需求轉向一手房市場,在需求充裕的情況下,開發商才有了提價和收緊優惠的底氣。但他同時指出,提價其實誇大了新政對一手房的利好。他表示,新政出臺之後,最明顯的變化是進一步抑制投資需求,這對滿足剛需的一手房或許是利好消息,但對於仍然以投資需求為主的高端樓盤來説,仍然是不利消息。(每日經濟新聞)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