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商業重組拉鋸:七年重組夢一朝歸零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 2013-03-11 09:18:00

據《21世紀經濟報》報道   2012年年底,武漢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的重組方案,再度被股東們投出的多數反對票而被否決。這意味著武漢國資係高調祭出的重組方案,再度被市場“拋棄”,一切回歸原點。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重組戰中,武漢國資係頻頻遭遇浙江民資銀泰控股和新光百貨挑釁,在這場國資保值增值的戰鬥中,雖然其獲得了表面的勝利,但其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

“在資金方面,我們耗資10多億元。”一位不願具名的武商聯內部人士感慨,在精力方面,武漢國資消耗更大,而這場“戰爭”,還讓武漢國資從一個對資本市場運作並不熟悉的體制內領導者,逐步蛻變為“能者”,其推出的“合縱連橫”、“反戈一擊”等諸多資本層面的保衛手段,上演了一齣精彩萬分的國資與民資的角逐劇目,成為中國商業乃至全國國資重組歷史上的一個經典的案例。

而目前,面對著民資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這場重組是繼續進行,還是就此放棄,一切似乎仍無定論。

困境倒逼重組

武漢作為商業重鎮,其九省通衢的區域優勢,註定了其在中國商業版圖上的地位。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武漢市就曾有包括六渡橋、鄂武商、中百、中商和漢商5家商業類上市公司,目前,除了六渡橋已退市外,其他4企業仍活躍在資本市場。其中,武商、中百、中商為武漢國有資産經營公司控股,而漢商則隸屬於漢陽區國資委。

在這段歷史中,武漢曾是國內僅有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000億元的城市。武商、中百和中商三家集團在同業中排名靠前。

不過,彼時的武漢國資旗下的武漢商業企業,已開始呈現業績滑坡的態勢。查詢三公司歷年年報及公開數據顯示,在1997年之前有四年凈利潤均過億,到了1998年凈利潤卻銳減至3100萬元,2001年、2004年則虧損9800萬元和6900萬元;中商2003年、2004年凈利潤均為800多萬元,一度還呈虧損近億元的尷尬局面,而中百的年度凈利潤則多在兩三千萬徘徊。

更讓他們尷尬的是,自2004年以後,中國對外資實施全面開放的政策,全球知名商業企業趁機紛紛進入中國,跑馬圈地,而早在1992年,武漢就被列為國家商業開發試點城市之一,外資十分活躍。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等知名企業紛紛進駐。

“其實,武漢市政府在1998年就提出了重組商業的口號。”上述內部人士對本報透露,當時,武漢的工業開始面臨逐步下滑的趨勢,而商業作為傳統的優勢産業地位愈加明顯,而國內社會商鋪零售總額基本上開始面臨4年即翻一番的局面,武漢市動了重組的念頭。

重組思路首先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開始。“武漢市曾和許多企業談過重組事項,比如武漢中商曾與顧雛軍的格林柯爾接觸過,而鄂武商也曾與人民日報社控股的華聞集團傳出合作消息。”上述內部人士指出,但此時,國家開始推行國企的股改政策,武漢商業重組暫時被擱置。直到2005年,武漢將銀泰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引入,為後期民資與國企之間的控股權大戰,埋下了伏筆。

武商聯成立

武漢商業重組從設計、探索走到實施層面的標誌性事件則是武商聯的成立。

2007年5月,這家代表著武漢國資委控股鄂武商、中百、中商三家商業上市公司的商業航母公開解釋其成立目的,就是要在三年內,逐步整合三家上市公司,實現武商聯整體上市,最終消除三家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

“證監會要求我們必須重組。”在2012年中百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武商聯總經理汪愛群曾解釋,當時,武漢國資委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面臨著比較嚴重的同業競爭問題,其要求我們必須解決,否則無法正常地上市融資。"

事實也是如此。作為三家商業上市公司,鄂武商旗下的業態包括武廣等百貨業態,同時還運作武商量販類的倉儲類超市,而中百集團則下轄中百倉儲、中百超市和中心百貨,而武漢中商則涵蓋中商平價、中南商業大樓,三企業主業基本一致。

“這種局面下,企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和市場空間,必然面臨著十分激烈的競爭。”上述內部人士指出,作為上市公司要保證長足的盈利能力,而證監會的要求,顯得十分合理。

武商聯成立後,初步商定的重組步驟是,中百、中商“合二為一”,中百、鄂武商“合併同類項,最後,武商聯整體上市。而實施過程中,三企業同步進行。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武漢商業重組拉鋸:七年重組夢一朝歸零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2013-03-11 09:18:00
2012年年底,武漢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中百集團和武漢中商的重組方案,再度被股東們投出的多數反對票而被否決。這意味著武漢國資係高調祭出的重組方案,再度被市場“拋棄”,一切回歸原點。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