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部分官員為什麼抗拒全國住房資訊聯網呢?無非是三個原因:一是財産暴露的懸疑。“搖號公開”等改良之説不斷,地方試水的財産公示更是成了現實中的繞指柔。在此背景下,沒有財産公示的硬杠杠,哪有房産公開的真心呢?二是拖延阻礙房産稅等調節政策的出臺。近日,國家統計局首次公佈我國2003-2012年10年間基尼系數,2012年即便有所回落,仍在“0.474”的高位。不管民間與官方版本差異幾何,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核實資産的基礎上,儘快出臺調節政策,防止差距擴大和蔓延,已是當務之急。於此而言,房産資訊聯網,是重要的一環。三是擔心樓市資訊知情權的兌現。中國樓市宏調乏力,很大程度上在於資訊的不透明。一旦將“很多人擁有多套房”的窗戶紙戳破、房地産業的存量與增量資訊公開透明,政策取向就會走向明處,這也許恰恰是部分人最不願看到的。
資訊聯網機制如此拖延不決,不僅為房産轉移提供了時間,也有損制度的公信力。不妨將住房資訊聯網遭遇的“腸梗阻”擺在明處:看看是誰在阻撓資訊聯網工作的推進,看看遲滯拖遝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