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成為文旅“熱詞” 天津文旅以“人”吸睛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9-21 16:07:37

“西沽公園各個健身隊的老夥計們每天一起鍛鍊,總能遇到路過的年輕人想要加入我們。最近還有不少專門來看我們鍛鍊的旅遊者,臨近‘十一’長假,出來旅行的人也回來越多,我們要把天津人的‘快樂’傳遞給更多人。”天津西沽公園健身會會長韓雲學説道。

2023年的天津,年初,火了海棠節中為拍照遊客撒海棠花的養老院大爺;年中,大學生“特種兵騎行東疆看日出”成為旅遊“顯眼包”;9月份,“跳水伯伯”又讓這座城市“生存一分鐘,快樂60秒”的理念響徹全國。

“十一”假期期間,天津文旅還將發揮出行業協同的發展“鏈主”作用,以海河觀光帶為主軸,中秋為起點、十一為爆點,將呈現40個文旅體驗場景,引客入津留津,集聚消費新動能,“天津式”歡樂正向全球“説 HI”。

正如一位北京博主體驗了天津盤頭大姨的手藝後這樣説道:“我在大姨身上看到了沉浸式的快樂勞動和工作歸屬感、成就感以及勞動中的自我價值體現。而這種快樂,太具有感染力,足以讓我愛上這座城市,也體會到旅行中最美的風景是城市中最真實的每一個人。”

最快樂的城市 吸引八方來客

西沽公園裏“銀發族”的雜技健身讓年輕人嘆為觀止,曲江公園皮條健身隊中的大爺們表演“空中舞蹈”堪稱絕技,王串場公園內健身伯伯們的“人體旗”引得不少旅行者慕名而來……盤頭的大姨,跳水的大爺,會説相聲的計程車司機……“天津不養i人(MBTI性格類型測試中對內向型人的稱謂)”,已經成為社交網路上的“全國共識”。

在談到“天津式開心”為什麼能火出圈,天津城市作家、文旅專家徐鳳文認為,以天津大爺跳水為例,九河下梢天津衛一直有“親水”“戲水”的傳統。早在清朝乾隆年間的《潞河督運圖》中就能看到東浮橋上的“橋市”和兩岸繁華熱鬧的景象。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橋膀子”、閘墩子上玩跳水,是那個年代天津少年夏天司空見慣的場景,而如今跳水的天津大爺不少都是當年在海河邊跳水的天津娃娃。

“獅子林橋夏天跳水、冬天冬遊是延續多年的城市景象。其實,獅子林橋所在的位置正是延續六七百年三岔口的歷史原點。周邊的玉皇閣、古文化街、望海樓教堂、金湯橋、解放天津紀念碑、古文化街,以及遠處的摩天輪、津灣津塔構成了天津華洋雜處的豐富城市景觀,而天津大爺特有的幽默、樂呵的性格更讓全國網友了解到天津人的城市性格。”徐鳳文説道。

貴州的村超、天津的西北角早點、流行于各個城市的Citywalk,在2023年的網際網路中成為時代新的流量密碼。攜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沈佳旎在採訪中認為,單純的美景或是低價低質的旅行産品已不再是旅行者的第一選擇。旅客更重視的是舒適的旅遊體驗和旅途中情緒價值的滿足。文旅市場正在經歷由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體驗消費轉變的重要階段。

“天津屢屢刷屏,在遊客和文旅從業者心中,正逐漸站上C位。天津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海洋文化、民國洋樓、曲藝之鄉、民間藝術、風味小吃,城市特質鮮明,文化底蘊深厚。2023年的春節、五一、端午等重大旅遊節點,天津均實現了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的大幅增長,甚至走在了全國前列。”沈佳旎説道。

據攜程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天津文旅消費人次相比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超45%,消費金額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超42%。五一期間,天津115家重點監測的旅遊吸引物共接待遊客1103.85萬人,實現旅遊收入57.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0倍。其中,接待遊客數量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成都、上海,高於廣州、蘇州等地。

緊抓人文特色 文旅消費呈現新態勢

天津社會科學院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李曉欣表示,近年來,人文特色已經發展為文旅産業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相比秀美的景區、精緻的街區,傳承歷史文明的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個體,才是城市文化最活躍的傳播者,是城市文化底蘊的重要彰顯者,也是文旅産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一座城市在目的地建設過程當中,可以根據目的地本身的特點和人文特色,包裝出能夠讓外來遊客可接觸可體驗的産品形式。讓遊客在場景化中得到沉浸式體驗,感受到城市的溫度,進而獲得更好的滿意度。這也是一座城市中政府重要的服務方向,是旅遊産業發展過程當中體現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一個風向標。”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教授馬曉龍表示。

在社交媒體上,“天津”標簽下充斥著“終於看到了天津禁止開車説笑的交通指示牌,打卡成功。”“來聽演唱會的間隙,體驗了一把天津盤頭,值了。”“原來天津人真的都會説相聲,五大道觀光車的司機師傅太逗了。”諸如此類的遊客筆記。

當健身達人劉畊宏為周傑倫去天津西北角買早點,並在社交媒體上感嘆“那天早點吃太多,有點不消化”時,“多巴胺”可以轉化為“消費力”也被網友們所津津樂道。

世界旅遊聯盟發佈的2023下半年《中國國內旅遊市場景氣報告》中指出,從業者表示,2023年人們出遊和追求放鬆生活的熱情不減,也相應催生了旅遊消費觀念和方式的轉變,體現了人們對更多元創新旅遊熱點的追捧和用經濟實惠的方式滿足休閒旅遊需求的特徵。

而提到打造城市人文景觀時,李曉欣則表示,一方面“人文美景”必須與城市的內在精神吻合,才能産生真正的吸引力。“人文美景”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獨特的精神特質,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歡樂互動,實現文化傳播與精神共用。因此,要把挖掘城市文化、構建“人文美景”、完善景區建設等融合起來,用獨到的“人文美景”吸引帶動人流量,依靠擴大人流量來産生消費增量。

“不同城市需要注重圍繞城市人文特色開發相應的文旅産品,實現人文特色由精神層面走向實物層面,打造具有人文內核的標誌性IP産品,不僅可以激發遊客的消費慾望,還可以有效傳播城市文化。”李曉欣如是説。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快樂”成為文旅“熱詞” 天津文旅以“人”吸睛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3-09-21 16:07:37
“西沽公園各個健身隊的老夥計們每天一起鍛鍊,總能遇到路過的年輕人想要加入我們。最近還有不少專門來看我們鍛鍊的旅遊者,臨近‘十一’長假,出來旅行的人也回來越多,我們要把天津人的‘快樂’傳遞給更多人。”天津西沽公園健身會會長韓雲學説道。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