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城中村改造多次被中央重要會議提及,各地也在積極探索中。 城中村改造加速推進,是否又將迎來大拆大建?當前城中村改造的重點是什麼?有什麼重要意義?各地有哪些有益探索?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Q:城中村改造加速推進,是否又將迎來大拆大建? A: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是簡單推倒重來,大拆大建。城中村改造是一項複雜艱巨的系統工程,應按照中央有關部署,採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不同方式分類改造。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城中村改造有的會拆,有的不會拆,有的會拆一部分,到底拆多少、拆多大面積實際上目前還沒有辦法精準計算。但可以確定的是,城中村改造對增加投資、提升城市活力、實現城市高品質發展有積極意義。 秦虹認為,城中村改造將大力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未來的城中村改造不會是簡單的解決居住空間增量的問題,更多是要推動城市的高品質發展。所以除了居住空間和産業空間之外,還會要求在城中村改造中完善教育、文化、休閒、交往、商業、綠地、一老一小服務等,這些短板都應該在城中村改造中給予彌補。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城中村改造將主要通過長期運營方式來實現資金平衡,這與過去通過商品房漲價和銷售來買單的方式完全不同,這也是房地産新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運營的部分包括:改造片區內餐飲零售、商業服務、停車場,公租房和長租房,商業化的養老托幼設施,産業園區等。 Q:當前城中村改造的重點是什麼?有什麼重要意義? A:超大特大城市是當前推進城中村改造的主要範圍。按照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劃分,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國目前有7個超大城市和14個特大城市。 超大特大城市實現了快速發展,但這些城市的城中村可以説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城中村作為存量房源地,是很多超大特大城市外來建設者等新市民、青年人奮鬥的第一個落腳點。城中村佈局淩亂、房屋破舊密集、公共服務缺失、環境衛生條件相對較差,與光鮮亮麗的城市核心區域形成較大反差。 實施城中村改造有深遠意義。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有利於消除城市建設治理短板、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條件、擴大內需、優化房地産結構。城市發展成果應該更多惠及城市居民,而城中村臟亂差的環境與人們對住上好房子的期待相去甚遠,實施城中村改造能夠改善居住環境。 城中村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發展工程,對於促進投資、擴大內需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推進城中村改造將進一步激發上下游相關産業發展活力,帶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同時,還將有助於補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的短板,在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完善公共服務,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 Q:各地推進城中村改造有哪些有益探索? A:近年來,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有很多有益探索。 上海市提出,預計到2025年,中心城區周邊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啟動;到2027年,中心城區周邊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完成。上海市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撐城中村改造推進。在改造方式、改造主體認定、土地出讓政策、財稅支援、融資支援、資金平衡等方面有比較完整的政策設計,也充分考慮了市場化機制的參與。 廣州市有關部門發佈了《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徵求意見稿)》,表明廣州將以立法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今年以來,廣州積極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新方式,強化“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作用,堅持“凈地出讓”,在重點片區開展城中村改造“統籌做地”試點。所謂統籌做地,就是政府引入企業,將有待拆遷、七通一平的“生地”做成可以出讓的“熟地”。 深圳市積極推進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品質化安全改造提升工作。深圳市將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相結合,是統籌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城中村改造的探索。找準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兩項工作的結合點,通過城中村統租將兩者整合在一起,能夠提供更多高品質、可負擔的保障性租賃住房。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