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南高鐵全線貫通運營 中國唯一毛南族自治縣通高鐵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9-01 13:34:59

“三年前我們實現了正式脫貧,今天高鐵又通車了,而且高鐵還從我家門前經過。現在我坐在復興號列車上,心裏很激動。”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波川村村委副主任譚美春8月3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當天,貴陽至南寧高速鐵路實現全線貫通運營。貴南高鐵全線設貴陽北、荔波、環江、河池西、都安、南寧北、南寧東等13座車站,其中貴陽北、南寧東為既有車站,其餘為新建或改擴建車站。

環江是中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當天8時45分,貴南高鐵首趟動車組列車到達環江站。站臺上,毛南族姑娘載歌載舞,迎接列車的到來。該趟動車的到來,宣告中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順利通高鐵。

譚美春説:“對於我們毛南族來説,高鐵將成為我們連結世界的橋梁,把毛南族花竹帽及儺面等特色文化,還有香牛、香豬等特色産業帶到全國各地。”譚美春曾是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的一名貧困戶,在政策幫扶下通過種植柑橘脫貧。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勘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經濟師楊平表示,貴南高鐵穿越貴州高原,苗嶺山脈,橫跨清水河、澄江河、紅水河等多條河流,沿線山高谷深,風景秀麗。沿線分佈毛南族、瑤族、布依族等30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根據這一特點,貴南高鐵沿線的車站設計都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如環江站的候車大廳採用毛南族特色的“花竹帽”造型吊頂,6個帽體緊密相連表達毛南族人民團結和睦,生生不息的生活願景。

環江站位於環江縣思恩鎮西南村下官新村,站房以“峰林岩谷,毛南之冠”為設計理念,提取當地喀斯特地貌峰林洼地的地貌元素,以白描手法,勾畫建築的流線型單元,整體形象突出“山水映城”的城市氣質;中部高起與兩側平緩形成強烈對比,隱喻毛南之冠、碧水長天的原生態之美。車站衛生間銀鏡邊框提取了儺面具的外形,共設計儺面具造型36個,儺面具是毛南族特色文化之一,該設計表達了毛南人民對過往旅客的美好祝願,希望旅客來到環江都能帶著好運。

環江站屬於小型高鐵站,站房總建築面積7996.8平方米,站房最高處21.3米,最大聚集人數為500人。車站共設4條股道,設基本站臺1座,中間站臺1座,設進出站地道1座。車站還設有自動扶梯4台,進出站票檢閘機15個,售票窗口3個,自動售票機2台。

貴南高鐵沿線的都安桃花水母、會開花的河,環江世界自然遺産,貴州荔波小七孔等景區景點,是旅遊和探險愛好者嚮往的天堂。貴南高鐵停靠的河池西站,即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

來自劉三姐故鄉的壯族歌王謝慶良當天帶著他的四個徒弟,也過了一把高鐵癮。他和徒弟在列車上即興表演了壯族山歌。他説:“貴南高鐵開通後,我將坐著高鐵到全國各地旅遊,傳播壯族山歌文化。”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局長潘吉祥表示,環江縣是一個集自然風光和毛南族風情于一體的旅遊勝地。環江縣的旅遊景點以喀斯特地貌為主,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是一個天然氧吧。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包括木論喀斯特景區和牛角寨景區。木論喀斯特景區被稱為“石頭上的森林”,是一處以漂流為主的景區,峽谷兩旁原始森林茂密,奇石林立,洶湧奔騰的河水被阻隔形成59道激流險灘。浪花衝濺,激情吶喊,是生態旅遊、生態漂流的絕好去處。

牛角寨景區有“一里挂九梯”的瀑布群,景區內空氣品質好,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康養療養的好地方。除此之外環江還有“中國第二大天坑群”之稱的文雅天坑。

潘吉祥稱,旅遊者可以在環江欣賞到天獨厚的喀斯特自然風光、體驗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産、享受天然原汁原味的美食。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貴南高鐵全線貫通運營 中國唯一毛南族自治縣通高鐵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3-09-01 13:34:59
“三年前我們實現了正式脫貧,今天高鐵又通車了,而且高鐵還從我家門前經過。現在我坐在復興號列車上,心裏很激動。”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波川村村委副主任譚美春8月3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