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我們不應該太悲觀 全球宏觀流動性應該是轉好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3-08-09 17:43:00
8月9日,2023年博鰲房地産論壇及系列活動召開。
在會議現場,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作了題為《房地産:變局與突圍》的演講。
洪灝指出,雖然炒股的朋友現在非常煎熬,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太擔心。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一系列政策正在出臺,當然自上而下政策的落實需要時間。
“比如,房地産的因城施策、認房不認貸等,這都要通過每個地方的政府將中央的政策進行落地,之後,我們會看到經濟從這一週期慢慢走出來。”
洪灝認為,穿越週期格外需要耐心。2008年房地産週期的底部經歷了6個月,2016年的底部經歷了8個月,這次我們已經經歷了11個月,我們也看到政策陸續在出臺,會逐步落地。此外,在中國出政策的時候,很可能美聯儲緊縮的政策也到了尾聲,全球宏觀流動性應該是轉好而不是轉壞。
“在週期的底部,在貨幣政策開始寬鬆的時候,在一系列的政策落地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太悲觀。”
此外,洪灝指出,我們也可以從日本的資産負債表衰退中吸取很多的教訓,也可以從西方發達經濟體怎麼對抗資産負債表衰退學到很多東西。
對此,通過對比中國居民家庭部門和非居民家庭部門負債與日本此前的情況,洪灝稱,可以發現在過去十幾年中國家庭加杠桿的速度,尤其是在疫情的三年,中國私人部門加杠桿的速度已經達到了日本泡沫時期的水準,達到了頂峰,這是市場非常擔心的。
對此,他認為,我們有很多的方法來化解。
“以美國為例,2008年之後,美國私人家庭去杠桿,聯邦政府不斷地加杠桿,抵禦資産負債表衰退的壓力。到了2015年之後,現在美國家庭由於資産負債表衰退的壓力在減少,所以美國的財政政策一動,美國家庭以及整個美國經濟的活力馬上呈現出來。”
眾所週知,中國經濟有三駕馬車:消費、政府支出(投資)、出口。他指出,從1950年到現在,尤其是1990年到現在,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以投資驅動,1950年到2019年一半的中國的GDP增長是由投資拉動,這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沒有的。
在洪灝看來,今年儘管我們的經濟方面有各種各樣的政策出臺,但還是疲軟的,因為整個經濟50%的增長來自於投資,而投資當中將近一半甚至更多來自房地産。今年在去年低基數的基礎上,房地産的投資進一步下行,因為銷售沒有起來。
“經濟三駕馬車中投資這輛馬車突然沒有以前那麼猛了。消費方面,因為居民家庭債務的負擔,如果從數據上來看,已經接近了日本泡沫峰值的水準,政府的支出,可能是因為疫情三年消耗了很多。所以,今年政府財政赤字其實是在縮小,而沒有擴大。”
洪灝進一步提到,中國的經濟週期正在尋底,在經濟週期運作時,我們看到所有的宏觀變數有規律地向同一個方向以既定的節奏運作。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