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家居行業迎來一波IPO熱潮。據羊城晚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有包括悍高集團、遠超智慧、馬可波羅、科凡家居、新明珠集團、三威家居、皇派定制家居、瑪格家居等13家家居企業進入IPO進程,其中如遠超智慧等部分企業為再次申請。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泛亞衛浴、朗斯家居、博泰傢具、紅螞蟻裝飾在內的多家家居企業IPO被終止審查,還有個別家居企業因財務資料過期等原因上市審核中止。
一直以來,我國家居行業市場格局較為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企業競爭激烈。今年以來,居民消費熱情升溫,經濟復蘇預期增強,家居行業迎來復蘇拐點。同時,A股全面註冊制的落地實施,使家居企業上市的條件更清晰,流程也相對簡化。在此背景下,不少頭部家居企業開始謀求上市融資,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幫助企業進一步轉型擴張。
然而,家居企業的IPO之路並非坦途,部分企業進展順利,但也有企業半路折戟,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去年以來,就有詩尼曼、有屋智慧、護童科技等家居企業的IPO進程先後終止。
家居企業IPO主要壓力仍來自於創新能力和經營品質等方面。一般而言,家居企業與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科技創新屬性要求並不相符,因此多選擇主機板上市,但由於家居行業市場集中度低,即使是行業頭部與主機板上市企業相比,規模和盈利能力並不突出,想要成功上市相對困難。此外,不少家居企業還面臨著環保、財務規範性等考驗,因此儘管不少家居企業都希望上市融資,但半路折戟的也不少。
基於此,羊城晚報“聚焦IPO”欄目推出了“家居行業IPO觀察”系列,以新明珠集團、皇派家居、遠超智慧、科凡家居四家正處於IPO進程中的廣東本土家居企業為樣本,深度剖析上述企業的經營情況、成長能力、創新發展和上市前景,調研家居行業的資本市場之路。
遠超智慧:二次“衝A”能否迎來曙光
廣東知名家居企業深圳遠超智慧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即“CBD家居”,以下簡稱“遠超智慧”)再次踏上IPO之路。2021年首次衝擊上市被拒後,今年3月遠超智慧再次遞表申請並再獲受理。深交所資訊顯示,3月31日,遠超智慧因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被中止發行上市審核。而6月9日最新內容顯示,遠超智慧已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恢復發行上市審核。
記者梳理髮現,過去一年遠超智慧的經營情況並不理想,去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記者據此採訪遠超智慧方面,其回復表示:2022年整體經濟環境受疫情影響,導致家居行業整體業績有不同程度下滑,其公司業績也有所波動,該情形不會對公司IPO造成顯著影響。
營收凈利雙雙下滑
遠超智慧成立於2016年,其主要的品牌CBD家居品牌則創立於2000年。遠超智慧主營軟體傢具、木質傢具及配套産品。此次申請在深交所主機板上市,擬募資金額為6.92億元,主要用於CBD家居惠州生産基地智慧化生産改造升級項目和CBD家居智慧中心項目。
2021年,遠超智慧開啟了第一次衝A之路。當時發佈的招股説明書顯示,遠超智慧計劃募集資金投資額7.26億元,相對二次衝A多了約3400萬元。遠超智慧第一次衝A之路並不平坦。在2022年6月披露招股説明書後,同年9月證監會發佈上市反饋意見,同年12月,遠超智慧被終止審查。
今年1月,遠超智慧整裝再戰,但此時IPO規則、市場環境和企業經營狀況已然大不相同,尤其是業績下滑讓遠超智慧IPO之路再生波折。
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41億元、13.43億元和12.20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5360.99萬元、18668.10萬元和16059.07萬元,2021年,遠超智慧的凈利潤增長近六成,但到了2022年,業績由升轉降出現明顯下滑。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至2022年,遠超智慧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6.05%、45.28%和44.52%,總體呈現下降趨勢。遠超智慧表示,主要是“外部特定因素、房地産市場波動、傢具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及産品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所致”。
行銷費用投入較多
遠超智慧主營CBD家居品牌旗下的多個産品系列,整體上看,CBD家居瞄準的是中高端市場。
中高端品牌的産品策略往往伴隨著較大的品牌行銷支出,遠超智慧也不例外。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遠超智慧廣告與業務宣傳費用分別為7307.61萬元、5007.85萬元、6338.1萬元,公司品牌宣傳相關費用包括廣告與業務宣傳費、展會費等,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01%、5.94%、5.55%。
和高額行銷費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遠超智慧的研發投入並不高,且2021年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還有所下降。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遠超智慧的研發費用分別是4417.96萬元、4706.07萬元、4772.25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4%、3.50%、3.91%。總的來看,遠超智慧近三年最高年內行銷投入超過7000萬元,但研發每年維持在4000萬元左右,對研發的投入力度顯然不如行銷力度。
對此,遠超智慧在採訪中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金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5%—4.2%,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2%的平均水準。行銷投入符合公司定位及實際需要。
科凡家居:經銷商模式能走多遠?
羊城晚報記者 丁玲
在地處廣州CBD珠江新城賽馬場的馬會家居內,各類定制家居品牌讓人眼花繚亂。在資本市場,定制家居品牌競爭同樣激烈。其中,早前引進曾在索菲亞任職的“定制家居行銷一哥”王彪的科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尤為引人關注。值得一提的是,3月31日,深交所網站顯示,由於財務資料過期,科凡家居主機板IPO審核狀態曾顯示為“中止”;6月29日,科凡家居已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深交所已恢復其上市審核。
和國內多數定制家居品牌一樣,總部在佛山順德的科凡家居最主要的銷售模式為經銷商模式。截至2022年6月30日,科凡家居擁有覆蓋全國各地的970家專賣店,其中930家為經銷商,2019年至2021年間,公司經銷模式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94%、99.08%、98.88%。
但所謂“成也經銷商,敗也經銷商”,關於經銷商的諸多“謎團”已不斷暴露出來。
對經銷商依賴度比較高
科凡家居的銷售高度依賴經銷商。科凡定制(廣州馬會家居直營店)的工作人員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該店為科凡家居的直營店,但在廣州其他區域尤其是遠城區的門店基本都是加盟店。科凡家居的財務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經銷模式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94%、99.08%、98.88%和99.50%,佔比較高。
實際上,國內多數定制家居品牌均以經銷商模式作為主要銷售模式。馬會家居索菲亞門店的工作人員表示,雖然品牌在廣州門店眾多,但也基本只有中心地段門店才是公司直營,其他都是加盟商。但與同行相比,科凡家居對經銷商依賴度仍然是比較高的。如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索菲亞的經銷商渠道佔比分別為83.86%、78.54%、80.33%及81.07%。
最大經銷商是公司前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銷售高度依賴經銷商的同時,有關經銷商的種種疑雲卻不少。據招股書披露的前十大經銷商資訊,公司第一大經銷商是佛山市禪城區思凡建材店,該經銷商實際控股人陳佳婧曾于2018年1月至8月擔任科凡家居子公司科凡智繪的執行董事,同年辭職後,負責科凡家居産品經銷。佛山市禪城區思凡建材店先後於2019年、2020年成為科凡家居第三大、第一大客戶。
不過,2021年至2022年9月間,陳佳婧蹊蹺登出了九家旗下經銷商店舖(均是科凡家居經銷商),其中艾瑪新奢、思凡建材、梵柯新奢等公司在與科凡家居簽訂的合約期限到期前就已登出。而2022年7月陳佳婧又註冊了一家新公司,即佛山市順德區優智窩家居有限公司,且與科凡家居簽訂了今年的合約,以經銷商身份繼續銷售科凡家居的品牌産品。招股書顯示,目前佛山市禪城區思凡建材店依然為科凡家居第一大客戶。
新明珠集團:實控人兩年分紅近8億元
羊城晚報記者 李志文 實習生 陳鄒心怡
新明珠集團的主機板IPO又進一步,記者發現,目前其上市審核狀態已更新為“已問詢”。據了解,“IPO已問詢”是IPO上市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流程比較靠後的一個環節,如果問詢通過,也代表著公司離上市已經不遠了。
從2022年8月掐點上市,再到苦等監管層的反饋意見,新明珠集團的IPO之路可謂頗為坎坷。但要注意的是,“已問詢”也並不代表通過,這只是上市流程必須的一個環節,最終能否成功上市,仍未可知。
業績呈現走低趨勢
“世界陶瓷看中國,中國建陶看佛山,佛山建陶看南莊。”新明珠集團便是坐落于大名鼎鼎的南莊。
公開資料顯示,新明珠集團主營陶瓷磚和陶瓷板材,旗下擁有包括“冠珠”“薩米特”“新明珠岩板”在內的眾多行業知名品牌,是國內最大的建築陶瓷專業製造商之一,被外界稱為“建陶航母”。
近年來,新明珠集團出現了業績下滑的跡象。最近更新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1-9月份,新明珠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80.63億元、78.35億元、84.93億元、55.22億元,凈利潤為12.58億元、15.17億元、6.12億元、4.26億元。總體而言,新明珠集團業績呈現出逐漸走低的趨勢。
對此,新明珠集團的解釋是:“報告期內,公司應收款項産生大額減值損失;2020年,公司一季度生産和發貨受到影響,當年營業收入有所下降;2021年及2022年1-9月,受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天然氣、煤等能源價格明顯上漲,公司生産成本顯著增加。”
但備受爭議的是,與下滑的業績相比,新明珠集團實控人的分紅卻在走高。招股書顯示,葉德林、李要為新明珠的實際控制人,合計持股87.86%。2020年和2021年,新明珠現金分紅分別為3.04億元、5.7億元,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15.17億元、6.12億元。按照葉德林和李要的持股比例計算,2020年和2021年,兩人共分紅約7.68億元,約佔這兩年凈利潤之和的36.07%,近四成。尤其是2021年,葉、李兩人分紅5.38億元,約佔當年凈利潤的88%。
經銷渠道或成IPO關鍵
經過梳理,記者發現新明珠集團主要通過經銷與直銷相結合的模式開拓市場。其中,經銷模式是新明珠集團的主要銷售模式,此前四年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58%、70.90%、73.25%和75.92%,佔比較高且逐年增長。且經銷收入相比直銷收入總體具有更好的現金流和利潤率,報告期內公司經銷收入規模及佔比均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良好的經銷業績表現或許能夠成為新明珠集團成功IPO的一把鑰匙。
此外,從産品角度看,新明珠集團的陶瓷板材銷售收入提升明顯,2020年和2021年同比增幅達到118.53%和141.25%。近年來以陶瓷板材為代表的新産品引領行業發展熱點,取代了部分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的市場。新明珠集團把握住了行業發展機遇,大力發展陶瓷板材銷售,對應産品銷售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但如何利用好經銷渠道和優勢産品,以盡可能減弱房地産行業的週期性影響仍是新明珠集團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新明珠集團明顯也意識到了新産品的重要性。其本次擬發行4.14億股,並募資20.08億元,其中6.28億元便是用於新型節能環保板材項目二期技術改造項目。具體而言,就是對廣東佛山生産基地傳統陶瓷磚生産線進行升級技改,改造後形成2條智慧化生産線,可生産陶瓷板材等新型節能環保板材,提升産能先進性。
皇派家居:遭消費者投訴引證監會關注
羊城晚報記者 汪海晏
近日,廣東皇派定制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再度更新招股書,申請深交所主機板上市。記者查閱皇派家居招股書注意到,雖然冠以家居的名號,但皇派家居的主營業務收入以窗類業務收入為主,去年上半年窗類業務收入佔比高達74.32%。同時,其銷售費用率要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準,綜合毛利率則呈整體下滑趨勢。此外,皇派家居還嚴重依賴經銷商模式,公司經銷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一直在99%以上。
針對以上情況,羊城晚報記者電郵採訪提綱至皇派家居相關部門,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公司回復。
毛利率一路走低
根據招股書顯示,皇派家居成立於2014年,總部在佛山三水,是一家專注于研發、設計、生産和銷售定制化系統門窗的高新技術企業,旗下擁有“皇派門窗”和“歐哲門窗”兩大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場。
2019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皇派家居的總營收分別為7.87億元、8.04億元、10.25億元和4.79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04.78萬元、1.14億元、1.31億元和3660.19萬元。
作為家居公司,窗類産品和門類産品是皇派家居的核心業務。報告期內,這兩項業務的合計收入佔總營收比例均超過93%。其中,窗類産品的收入佔比最大,而門類産品的收入佔比則呈現出下滑態勢。
值得留意的是,窗類産品的毛利率卻隨著業務量的增長一路走低。報告期內,窗類産品的毛利率分別為36.58%、38.31%、35.00%和32.80%,同一時期,門類産品的毛利率也波動不斷,分別為33.05%、38.73%、39.55%和34.84%。
核心業務毛利率走低,皇派家居的綜合毛利率也整體呈下滑態勢,報告期內分別為 34.85%、37.29%、34.57%和 31.73%。對此,皇派家居表示,主要是鋁型材和玻璃原片等原材料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營業成本上升所致。
不僅如此,廣告宣傳費的不斷增加也擠壓了公司的利潤空間,去年上半年,皇派家居的廣告宣傳費用高達2529.79萬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但公司凈利潤卻比去年同期下滑24.10%,對此,其表示主要是原材料市場價格上漲以及持續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導致當期廣告宣傳費、會議及業務招待費等銷售費用發生額較大所致。
招股書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支出分別約為9747.59萬元、8664.77萬元、1.12億元和6823.95萬元,佔各期營收比約12.39%、10.78%、10.96%和14.24%,皇派家居的銷售費用率也高於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準。
依賴經銷商模式
皇派家居的銷售模式分為經銷商模式和直營模式,公司銷售模式以經銷為主。報告期各期,由經銷商模式貢獻的收入分別為7.56億元、7.74億元、9.94億元和4.64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9.49%、99.55%、99.91%和99.85%。截至2022年6月30日,皇派家居已擁有超800家品牌經銷商、900多家專賣店。
誠然,經銷模式有利於公司借助經銷商的區域資源優勢拓展行銷網路,對各級市場進行有效滲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産品的市場佔有率。但皇派家居也在招股書中坦言,若個別經銷商未按照經銷合同的約定進行産品的銷售和服務,將會對公司的市場形象産生負面影響。此外,如果公司管理及服務水準的提升無法跟上經銷商業務發展的速度,也將對公司品牌形象和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近日,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發現,皇派門窗的投訴量多達58條,投訴原因包括拖延安裝工期、産品品質問題、服務態度差、侮辱消費者等。此外,在微網志、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眾多消費者對皇派門窗的吐槽和差評。
皇派家居産品頻遭投訴也引來了證監會的關注。證監會在問詢函中重點提到了消費者投訴問題,並要求皇派家居説明産品品質合格情況是否與宣傳相符,拒不發貨是否違反合同義務,經銷商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發行人是否知曉,是否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發行人能否對經營進行有效管理。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