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二期開工,將提供近500套人才公寓

來源:北京日報 2023-06-06 16:53:40

由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轉型建設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年內將全面開園!6月6日,從豐台區獲悉,包括東樓、北樓、中樓和南1樓、南2樓在內的二期工程已經開工,該園區三成的面積將用於生活配套、産業配套及公共服務,成為南中軸上功能高度融合的創新社區。

推動産業升級

“最大服裝批發市場”轉型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由北京乃至華北最大服裝批發交易中心之一——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轉型而成。高峰時段,該市場經營商戶7000多家,日客流量10萬人,日貨物吞吐量千余噸。

豐台區和中關村發展集團攜手將之打造成為“空間+投資+服務”于一體的園區,致力於打造南中軸地區城市更新示範標桿,推動大紅門地區功能重塑、産業升級和品質提升,推進高精尖産業向南中軸地區集聚。

園區總建築面積約19.5萬平方米。2022年12月30日,7.4萬平方米的一期西樓已開園。二期總面積約12.1萬平方米,包括東樓、北樓、中樓和南1樓、南2樓,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動工程建設,計劃2023年底全面開園。

園區設計時參考大紅門歷史形象,採用“格柵+玻璃幕墻”展現現代科技立面,既體現了中軸線的文化底蘊,又不失未來科技元素,體現了“生態軸、文化軸和發展軸”理念。

86家企業已入駐

國際文化科技園“起航”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隨著最大服裝批發市場向國際文化科技園轉型,嶄新的産業空間也吸引著高精尖産業向南中軸地區集聚。目前,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西樓入駐企業已陸續進場。

“園區元宇宙上下游企業相對集中,非常便於企業間的溝通交流及項目合作。”入園企業大恒炫璟董事長駱蕭蕭對園區高度認可,他説,作為上市企業大恒科技面向元宇宙業務成立的子公司,他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沉浸式三維可交互場景的輕量化快速構建、編輯及發佈平臺,希望在南中軸與上下游企業一起構建“元宇宙”。

“園區生態服務平臺已開始運營,圍繞産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構建完善的産業服務體系,滿足入園企業包括孵化加速、投融資對接、商業模式構建、市場推廣、投融資服務等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成長需求。”南中軸(北京)國際文化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閆福介紹,為更好的服務入駐企業,園區建設了“三個一”産業服務支撐體系,即一個基地——元宇宙産業基地與加速器,一個平臺——生態服務平臺和一個基金——南中軸高精尖産業投資基金,為企業的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截至目前,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已經落地企業86家,包括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1家、國高新企業24家。

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成面積用於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務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在推動南中軸地區産業升級和品質提升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區域的功能重塑,以豐富的社區生態留住人才。

緊鄰南中軸的東樓、北樓,將建成5000至13000平方米的獨棟辦公載體,目前已鎖定了兩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駐。南2樓將打造1萬平方米的孵化器和聯合辦公業態,主打開放共用工位、小面積辦公空間,形成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吸引社會資本,孵化大量初創企業。

作為園區配套設施的“核”,中樓將通過拆違減量降低高度,一層形成環形內街,二層連廊串聯其他樓棟,引入高品質的屋頂綠色花園,用多層次的景觀體驗構建生動的辦公和商業場景。

“職住平衡”是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的一大特點。南1樓將被更新為“寓見未來”人才公寓,約1.9萬平方米,可提供近500套公寓房,助力園區吸引和留住人才。

記者了解到,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有三成面積用於生活配套、産業配套及公共服務,功能高度融合,將為南中軸地區居民和園區員工提供豐富的服務業態。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二期開工,將提供近500套人才公寓
來源:北京日報2023-06-06 16:53:40
由大紅門服裝商貿城轉型建設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年內將全面開園!6月6日,從豐台區獲悉,包括東樓、北樓、中樓和南1樓、南2樓在內的二期工程已經開工,該園區三成的面積將用於生活配套、産業配套及公共服務,成為南中軸上功能高度融合的創新社區。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