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2022年大城市氣象高品質發展指數公佈,北京上海深圳排前三
來源:央視網 2023-06-02 17:16:56
今天,中國氣象局召開6月新聞發佈會,會上發佈了《2022年大城市氣象高品質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
報告顯示,2022年大城市氣象高品質發展指數為75.3,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居於前三。大城市緊密圍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落實“品質第一、效益優先”發展要求,氣象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能力穩步提升,防災減災、生産生活、城市治理、重大活動等氣象保障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氣象科技支撐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強化,大城市氣象高品質發展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
其中,科技創新能力指數為73.4,北京、上海、天津位列前三。各大城市以氣象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城市氣象高品質發展的引擎,加強城市氣象監測、基於影響的預報和風險預警等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城市氣象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注重城市氣象業務科技人才隊伍培養,有效促進了城市氣象業務科技支撐水準的提升。
業務基礎能力指數平均為77.2,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各大城市通過加強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監測、彌補觀測盲區、迭代更新觀測站網等,著力強化城市精密監測能力。推進氣象衛星、天氣雷達等資料綜合應用,完善短臨預警業務平臺,推進快速迴圈更新同化系統改進和國家級分鐘降水預報技術落地應用,不斷提升城市氣象預報精準水準。加強定制化城市氣象服務産品製作加工能力和城市氣象預警資訊快速靶向發佈與傳播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城市氣象服務精細能力。注重演算法、算力、存儲資源保障和通信傳輸能力、數據加工與服務能力建設,持續提升城市氣象資訊基礎支撐水準。
氣象服務水準指數平均為77.4,廣州、上海、杭州位列前三。各大城市加強部門合作,健全氣象防災減災聯防聯動機制,積極主動融入智慧城市、數字城市、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建設以及安全發展示範城市建設,面向需求提供分眾化、針對性的公眾氣象服務,不斷提升公眾氣象服務的適用性、便捷性、滿意度和社會效益。
發展保障能力指數平均為71.0,武漢、廣州、深圳位列前三。各大城市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在項目立項、資金投入、政策配套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城區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完善面向城市防災減災法規規章,加強標準制修訂,推動提升城市氣象發展保障水準。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