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山東青島市民陳鵬程帶著家人來到本市棧橋景區,在停車系統的指引下,把車停在了繁華街區的智慧停車庫。從開車入庫到停進預訂車位,用時不到2分鐘。“以前,這裡一到節假日就很擁堵。現在,不僅可以實時查看停車庫裏車位余量,還可以提前半小時預訂好車位,導航到停車場,並根據車庫顯示屏指引找到車位。”陳鵬程説。
“這套停車系統由我們開發,是用‘算力’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場景之一。”松立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立集團”)總裁劉寒松告訴記者,公司搭建了“1+3+N”數字城市雲腦,以智慧演算法倉為核心,以星光物聯平臺、大數據平臺、數字孿生平臺為支撐,通過算力賦能智慧停車、智慧社區、智慧園區、智慧景區、智慧城市等多個場景。
打破資訊孤島
在劉寒松辦公桌上,有一張2016年他帶領團隊成功競標一座城市的停車智慧化改造項目時拍攝的合影。劉寒松指著照片對記者説:“那是松立夢開始的地方。”
智慧側向視頻識別技術,是松立集團競標成功的關鍵。“以前,停車樁上的錄影機側向拍照很難實現圖像的清晰識別。解決攝像頭側向數據採集是我們重點攻克的難關。”劉寒松説,經過多次邏輯優化和演算法提升,研發出基於智慧側向視頻識別技術的交通解決方案——“慧停車”。
慧停車系統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引入停車場景,通過前端感知採集設備、智慧停車管理平臺與車主手機APP的數據交互,實現了停車資源的數字化、可視化和平臺化管理。車主可以在該系統管理運營的路內、路外停車場快速進出,駛入、駛離時間、訂單繳費資訊會自動發送到車主手機上,實現停車管理的無人值守、無感支付。
通過應用智慧側向視頻識別技術,松立集團積累了龐大的停車、社區、城市數據,並通過自身強大的算力從複雜的數據中挖掘價值,賦能城市管理。
2022年,松立集團攜手青島靜態交通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成立青島華通松立靜態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開展青島路內、路外停車資源統籌規劃、智慧化改造、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平臺搭建、運營管理及汽車後市場生態服務。智慧停車一體化管理平臺實現應用後,將停車資源進行梳理,統一納入平臺運營,根據大數據的計算、分析,將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停車場實施錯時共用,打破停車場資訊孤島,將停車資源利用起來,有效破解停車難題。
創新無止境。松立集團將研發作為發展的第一驅動力,逐漸建立起研發中心、技術研究院,研發人員佔集團總部人數的一半以上。“公司通過開發可視化的大數據平臺、星光物聯平臺、運營管理平臺,從車主、車輛、車場、道路、城市等多個維度進行精準畫像和運營數據分析,可實現靜態交通數據的採集、分析、預知、控制、指引等。同時,通過各個停車場利用率、週轉率數據分析,為規劃建設停車設施、提升運營效能提供依據。”劉寒松説。
實現精準導航
當車行駛到地下車庫,衛星導航有時不夠靈敏。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今年2月份,松立集團推出全息感知系統。該系統利用松立集團在目標檢測等電腦視覺技術方面的優勢,通過對圖像、視頻進行關鍵資訊提取、分析,對地下停車場進行三維建模,對停車場景進行實時視覺感知,運用停車場裏電子屏為駕駛員引導,實現精準導航,解決信號缺失問題。
“全息感知系統有‘三多’,即多設備協同、多技術融合、多場景覆蓋。”松立集團副總經理王永介紹,公司通過對停車場原有攝像頭的改造和增設,讓攝像頭變身為全息感知系統的“眼睛”,隨時感知車輛進出,為後臺提供基礎資訊數據,實現各類攝像頭、誘導屏等終端之間的感知協同。
同時,松立集團採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孿生等技術,將圖像與歷史數據進行資訊標注,並通過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進行建模和訓練後,能夠以毫秒級的速度完成系統從視覺感知、資訊分析到生成決策等一系列操作,為車主提供全流程服務。
“全息感知系統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提高精準度。”王永説,為了給車主提供最準確的停車資訊和最優路徑規劃,公司需要對各種行車場景進行智慧分析,對歷史停車數據、人流、車流甚至停車場內臨時雜物擺放等情況都要進行建模和訓練。
“這個系統非常考驗模型泛化能力,譬如帶窗戶的停車樓,因為每個時段的光照不一樣,或者受惡劣天氣的影響,圖像識別結果和決策制定都會有偏差。”王永説,為了提升系統對圖像的識別精度,公司技術團隊經過幾十次技術迭代和版本優化,將整體識別率提升到99%以上。
“未來出行場景會更加複雜,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加多元,對我們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劉寒松説,松立集團目前已擁有發明專利40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外觀設計專利40項、軟體著作權400余項,並通過國際頂級軟體工程管理標準認證,但作為一家網際網路科技型企業,要始終堅持核心演算法與技術自主研發不放鬆,持續提高技術實力,夯實算力底座。
構建智慧生活
近年來,松立集團從“慧停車、慧出行、慧生活”的運營理念出發,積極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新生態。在慧停車方面,公司整合加油、充電、洗車、維修、保險等汽車後市場服務,為車主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務。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大與國家電網合作,通過充電樁建設以及與國網底層數據的交互,讓車主更快找到充電樁。
松立集團不斷延伸應用場景,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手段積極推進城市基層綜合治理現代化。2020年,松立集團將業務場景延伸向智慧社區建設領域,創立了“慧安佳”品牌。
位於青島市金門路街道的一個半開放式小區,住宅、商鋪、企業、幼兒園業態複雜,外來穿行的行人和車輛給小區居民造成了不少安全隱患。“慧安佳”智慧社區管控平臺落地後,建立起車牌識別、人臉識別、音頻識別報警、消防安全報警等智慧化系統,為基層社區綜合治理提供數字化、可視化、平臺化支援。
智慧社區管控平臺還為智慧養老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老人孫建華因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常年獨居在家。為了保證老人的生活安全,在老人的同意下,子女為老人安裝了監測系統,不僅可以實時監測老人的生命體徵,還具備水電煤氣監控、一鍵報警等功能,一旦發生意外,可直接通知社區和老人子女。
“松立集團推出的智慧社區管控平臺包含了養老、家政、物業管理、社區團購等20余項服務,並配有專門的線下服務人員。”慧安佳運營部總監杜中廣説。目前,松立集團智慧社區項目已落地1000多個社區,賦能基層社區治理體系,致力於為居民打造智慧、安全、美好的生活體驗。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