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交換式旅遊"流行 該"種草"還是"避雷"?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23-05-19 10:42:58

從“雲旅遊”扎堆兒到“特種兵式旅遊”火爆,年輕人的“花式”出遊方式總在不斷更新。最近,又有一種新興的旅遊方式“交換式旅遊”在年輕群體中流行開來。

顧名思義,“交換式旅遊”就是兩個陌生人互相前往對方所在的城市旅遊,免費入住對方家中,省去住宿費用。根據對社交平臺的觀察發現,自今年4月底開始,有眾多網友發帖尋找“交換式旅遊對象”,並且已有不少“交換”成功的例子。那麼,對於這種“互助”式的旅遊體驗,我們該欣然“種草”,還是謹慎“避雷”呢?

“交換式旅遊”的優點不少,比如,“交換雙方”可以擴充社交圈、節約旅遊成本,並獲得在旅遊規劃方面的幫助,因而受到一些年輕人的青睞。然而,也有網友對此抱有觀望或懷疑的態度,認為與陌生人交換“太不靠譜”,住宿條件參差不齊、違約糾紛、個人資訊洩露等都是這種旅遊方式很容易面臨的問題。

從形式上看,目前“交換式旅遊”主要有兩種換法:一種是約定日期同時交換;另一種是錯開時間交換。從資訊來源上看,有的人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求交換”,有的人則選擇在一些“交換式旅遊平臺”上尋求“交換對象”。有網友認為,如果只是個人之間的交換,並不是為了經營,這樣的旅遊選擇,體驗感十分新奇,不僅給參與者帶來了獨特新鮮的經歷,還豐富了旅遊方式,為市場創造活力。

但是不乏有機構打著“交換式旅遊”的旗號,實際上卻以營利為目的提供住宿服務。對此,旅行者就該警惕其中暗藏的貓膩了。目前大部分“交換式旅遊”的性質沒有明確定義,雙方的法律關係難以界定,對於平臺上發佈的“交換”資訊,也沒有嚴格的監管機制和法律規範。而且,由於我國的信用體系尚未完全建立,支撐這種旅遊方式成行全憑雙方“自覺”。試想一下,雙方在互相交換的過程中,責任主體也隨之變動,一旦一方突然毀約“拉黑”對方,被“拉黑”的一方根本無法確認另一方的身份和房源真實性,將陷入無法維權的境地。這樣看來,交換式旅遊值得旅行者“種草”的指數實在不高,而讓人“踩雷”的風險卻相當大。

針對交換式旅遊可能存在的種種問題,建議互換雙方在交換之前,以書面協議等具備法律效力的方式確認責任和義務,約束雙方的行為。與此同時,也需要再一次提醒那些“求交換”的人群:旅遊的目的是休閒放鬆,不要僅僅為了“圖個新鮮”或者“追求個性”,就把自己的人身財産安全隨便“交換”出去。當然,最緊迫的還是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互助”式旅遊讓體驗者有“自由”的空間,但無論什麼形式的空間都需要一定的法律“邊界”。

總而言之,交換式旅遊在我國的發展仍處於“雛形”階段,在相關法律法規、社會觀念等都不夠成熟的情況下,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於願意嘗試的年輕人,要謹慎“種草”;對於大多數旅行者來説,現階段最好“避雷”。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中經評論:"交換式旅遊"流行 該"種草"還是"避雷"?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3-05-19 10:42:58
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臧夢雅認為,旅遊的目的是休閒放鬆,不要僅僅為了“圖個新鮮”或者“追求個性”,就把自己的人身財産安全隨便“交換”出去。對於願意嘗試的年輕人,要謹慎“種草”;對於大多數旅行者來説,現階段最好“避雷”。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