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萬木競秀,中原大地處處生機涌動。
5月8日,河南省迎來第八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600多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産,全省上下掀起了新一輪“拼經濟”熱潮。
從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到中原AI科技谷,從新能源汽車到大型飛機模擬機製造⋯⋯一個個重大項目如同埋進土壤的種子,標誌著河南經濟發展有了“強引擎”、抓住了新風口、佔據了制高點。
從2021年河南首次發出“三個一批”最強動員令至今,最新一期大項目清單有哪些看點?一期期項目漸次出爐背後又有哪些變與不變?
651個大項目集中簽約
這些重磅項目引人注目
項目為王,澎湃發展動能。河南省第八期“三個一批”項目清單顯示,一批批龍頭項目簽約,正為河南經濟發展埋下“金種子”。
據統計,此次“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全省集中簽約項目651個,總投資6011億元;開工項目769個,總投資1.2萬億元;投産項目907個,總投資8072億元。
一個項目盤活一個産業,一個産業帶動一方發展。在這份清單上,一些帶動效應強、示範作用好的龍頭項目引人關注。
在鄭州,總投資100億元的年産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規劃産能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分兩個階段實施。該項目主要建設創維汽車全球總部、創維新能源乘用車整車製造基地、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零部件及配套産業等,達産後年營收225億元(含出口60億元),整體項目預計實現稅收約10億元。
在安陽,總投資53億元的盈德氣體清潔制氣示範項目,規劃産能年産16億立方合成氣、40萬噸功能肥、120萬噸複合肥、20萬噸食品級CO2。項目佔地420畝,將引進國內外先進工藝技術,全方位全流程推行工業産品綠色設計,打造綠色低碳示範企業。投産後預計新增就業600人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49.9億元、年實現稅收4.45億元。
在焦作,總投資65億元的高端有機硅材料項目,項目佔地200畝,主要生産硅烷偶聯劑系列産品、PVC助劑系列産品、氣凝膠材料。項目建成後,預計年銷售收入26億元,預計年利潤4.5億元,預計年稅收1.3億元。
在漯河,總投資50億元的中原未來食品生産項目,將形成“實驗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試基地+産業基金+産業園區”的全鏈條科研轉化體系,打造未來食品研發、生産新高地。
這再次凸顯了,拼經濟必須抓項目,抓項目就是謀發展。尤其是龍頭項目普遍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必將成為河南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引擎。
鄭州、洛陽等城市持續領跑
切實發揮挑大梁關鍵支撐
2021年7月10日,河南省重大項目建設暨“三個一批”推進會上,河南省委發出了項目建設最強“動員令”,每個季度舉行一次“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推動全省上下樹立“項目為王”鮮明導向,中原大地掀起了新一輪奮進熱潮。
從第一期到第八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有哪些變與不變?背後又蘊藏了哪些深意?
此前由河南日報智庫、大河財立方智庫攜手編撰的《河南省“三個一批”項目實施情況調研報告》顯示,河南省1~6期“三個一批”活動項目投資規模大、招引品質高、帶動力強。
其中,先進製造業、戰略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創新驅動提升等領域“六新”項目數量佔比達79.30%,總投資額佔比達78.44%,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産品、新業態“六新”項目長期佔據“主角”位置、主導地位。
筆者結合最新項目情況梳理髮現,鄭州、洛陽、南陽、許昌、週口、新鄉、商丘等經濟大市仍然是全省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頂梁柱”,切實發揮了走在前、挑大梁、穩經濟的關鍵支撐作用。
其中在第八期“三個一批”項目清單中,鄭州計劃簽約的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總投資額高達260億元,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年産值不低於2000億元,員工不少於6萬人,切實發揮了“鄭龍頭”的引領作用。
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區域競爭格局日新月異。一批批重大項目落地,也反映了河南通過抓項目、抓創新、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等方式,經濟發展強勁反彈,創新發展蔚然成風,“項目為王”理念深入人心,已成為企業家、科學家投資興業的熱土、創新創業的沃土。
河南省委諮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長張佔倉認為,通過探索,河南在投資方面建立了很好的機制,通過每個季度“三個一批”活動,簽約一批新項目,投産一批新項目,開工一批新項目,推動了投資較快增長。
未來與發展成大項目關鍵屬性
折射河南換道領跑新路徑
構建發展新格局意味著不走尋常路,抓好“項目”這個關鍵要素才能換道跑出“加速度”。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全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深入開展“三個一批”活動。以100個投資100億元以上的項目為重點,深入推進重大項目集中攻堅。
項目佈局背後,是河南堅決扛穩“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的政治責任,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兩個確保”,深入實施“十大戰略”,著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在傳統産業上高位嫁接,在新興産業上搶灘佔先,在未來産業上前瞻佈局,一個個即將開工的新項目也預示著,具有河南特色的新興産業生態體系將成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領頭羊”。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縱觀歷年來的項目清單,尤其是投資5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大多圍繞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産業以及高速公路建設、蓄能電站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充分體現了“未來”屬性、“發展”屬性,切實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這背後,正是全省上下立足當地特色和優勢,深入實施“十大戰略”的成果,是努力改變河南傳統産業佔比高、新興産業佔比低的舊貌,不再跟跑、並跑,努力實現新形勢下新超越的路徑。
“先進製造業項目佔比最大是一個鮮明特點,這些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不僅通過投資拉動各地經濟加快發展,而且是創造就業、造福民生的最好舉措,有利於改善河南産業結構、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張佔倉表示。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宇認為,河南鮮明地把構建以“傳統産業為基礎、新興産業為支柱、未來産業為先導”的先進製造業體系放在最為突出的位置,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氣實施新技術嫁接、新模式提質、新鏈條重塑、新空間拓展、新品牌培育、新生態構建,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這也有理由讓人相信,只要牢牢牽住“項目為王”這個牛鼻子,不讓經濟發展做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河南一定能夠扛穩“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重大政治責任,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譜寫新的精彩。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