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連:“80後”老樓換“新顏”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4-24 09:56:18

老樓舊院是城市變遷印記的見證者,也是承載著人們鄉愁記憶的畫板。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藏著濃濃鄉愁的樓院逐漸老去,基礎結構老化、配套設施缺失、公共空間衰敗等問題日益凸顯。

作為共和國老工業基地之一,在遼寧大連甘井子區,這裡老舊小區多、涉及居民多、群眾改造意願強烈。近年來,大連市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切實解決民生難點痛點。

“1989年單位分給我一套房子,當時多少人羨慕啊!現在真該好好修繕一下。”張進先老兩口一直住在一棟64平米的樓房裏,由於年久失修,外墻脫落、雨污橫流、道路破損、屋頂漏水、墻體透風等問題層出不窮,給老樓舊院裏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張進先所居住的老房子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後,中交二航局的建設者們實施了首個EPC總承包模式舊改示範項目。

老舊小區改造是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的直接體現,也是城市更新發展的直接展現。中交二航局大連甘井子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面積約26萬平方米,惠及2個社區、93棟樓、近5000戶居民。

“小區最迫切需要改什麼,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首次進場籌備會上,項目管理人員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討論,最終,項目經理婁勇提出的開通“民聲專線”取得大家共識。

“中華路街道六順社區48號樓張蘭芳建議增加入戶可視門禁;六祥社區8號樓劉力學建議裸露電線集中綁扎……”隨著項目專人專線電話開通,居民們的“急難愁盼”紛至遝來。經過逐條梳理來電資訊,項目部僅用半個月時間,便摸清了居民改造意願的“最大公約數”,也為業主單位提供了改造方案的“最權威參考”。

拿到修訂後的改造方案,項目部在“民聲專線”的基礎上,主動對接街道社區組建聯合協調組,堅持基礎數據、資産資源、改造意願“三個全面摸清”,聚焦樓體樣式、功能分區、門窗更換“三個是否同意”,認真開展入戶走訪和問卷調研,全覆蓋、立體式打好全民支援的改造主動戰。

匯總摸排情況,項目部合理地將位置相鄰、文化相連、生活相關的老舊小區細分為4個改造單元,並創新提出“一單元一策”改造清單:針對個別單元新能源車數量增多現狀,為年輕群體增設了可充電車位;針對個別單元老人接送孩子的安全考量,在家校沿線加裝了節能庭院燈……上述舉措既滿足了“廣泛共識”,又兼顧到“個性需求”。

為下足“繡花功”,項目部聚焦“水電路氣網暖安環”,通過引入海綿城市理念,鋪設透水地磚,重做保溫防水,集中捆紮線路,加裝綠色照明、樹池座椅、便民晾衣架等,深入實施從裏到外、從上到下的全方位改造。

“作為全區舊改示範區,我們提出‘商養新型社區、完整居住社區’的改造目標,力爭實現顏值和氣質雙升級。”對此,項目經理婁勇帶領項目團隊積極學習對標國內舊改先進經驗,因地制宜、見縫插針地清理閒置地塊、樓區間隙、空白墻面等“沉睡空間”,為居民增設了兒童主題樂園、老年康樂廣場、口袋公園、鄰里港灣、休閒驛站等新型功能區,讓有限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

漫步于六順社區,小區外立面煥然一新,沿線的節能庭院燈將原本漆黑的道路照亮,“口袋公園”裏,人們三五成群,沉浸在各自喜歡的一方天地裏.....歷時近一年的精工細作、內外兼修,改造任務終於全面完成,在建設者們的巧手下,小區環境得到美化,基礎設施和功能得到完善,“80後”老樓舊院徹底換上“新顏”。

“老張,這幾天你家溫度咋樣?”“暖著呢,這外墻保溫做得好,室內溫度高了四度!”“老李,你家大孫子這周又回來啦?”“可不,自從小區改造完,孩子每週都來,就喜歡在這兒童樂園玩!”……老舊小區改造“改”出了幸福感,“造”出了滿意度,贏得群眾交口稱讚。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日,大連市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啟動,今年大連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涉及10個縣(市)區,共192個小區、3326棟樓,惠及居民15萬戶。改造工程啟動後,越來越多的老房子將“改”出新生活,昔日“老舊小”,也將重新煥發出來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遼寧大連:“80後”老樓換“新顏”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3-04-24 09:56:18
老樓舊院是城市變遷印記的見證者,也是承載著人們鄉愁記憶的畫板。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藏著濃濃鄉愁的樓院逐漸老去,基礎結構老化、配套設施缺失、公共空間衰敗等問題日益凸顯。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