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兩千余萬元獎勵兌現 北京西城支援低效樓宇改造提升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4-18 10:28:38
4月17日,北京市西城區在有限的空間資源條件下,深挖存量空間潛力,拓展存量空間功能,向立體要發展、向空間要效益,積極盤活低效樓宇,走出一條以低效樓宇改造提升為抓手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新路徑。2023年西城區支援低效樓宇改造提升政策兌現儀式暨宣介會召開,西城區發改委為5家企業頒發低效樓宇空間改造提升政策獎勵,獎勵金額共2095萬元。
西城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邴浩為參會單位詳細宣講解讀了《西城區支援低效樓宇改造提升的若干措施》和《西城區關於推動服務機構助力投資促進若干措施》內容。60余家央企、市屬區屬國企、民營外資企業和金融機構、行業協會等企業機構參會。
據了解,此次獲得獎勵的5家企業,其獲獎項目均是按照《西城區支援低效樓宇改造提升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中支援樓宇改造升級的相關條款,經專業機構評審、西城區政府審議認定後給予資金支援。其中,北京金融街國際酒店改造項目,將原洲際酒店進行整體空間提升改造,貫徹綠色節能的環保理念,採用資訊與人工智慧技術,為所有?駐機構提供適應數字時代需求的智慧辦公空間,同時引入商業配套,為樓宇用戶提供健康加能、高效工作的一站式綜合空間。
邴浩表示,西城區于2020年5月,在全市率先出臺了試行措施。2022年6月完成措施修訂,擴大支援範圍,強調綠色節能,加大引導力度,升級服務機制。僅2021年至2022年,就依據措施給予首創新大都等9個重點低效樓宇改造投資補助5215萬元。
筆者注意到,措施中明確提出低效樓宇改造提升支援包括改造升級、高品質發展、特色發展、集約發展等方面,其中改造升級獎勵最高可達600萬元,且申請不設門檻,流程簡單快捷。“措施的最大特點就是‘普惠’‘共贏’,我們希望更多企業和項目可以享受到政策支援,從而不斷激發樓宇內生發展潛力和市場活力。”邴浩介紹道。
建立機制、加強管理、精準施策、分類引導……近年來,在減量集約發展的背景下,西城區另辟蹊徑,在有限的空間資源條件下,深挖存量空間潛力,拓展存量空間功能,向立體要發展、向空間要效益,積極盤活低效樓宇,走出一條以低效樓宇改造提升為抓手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新路徑。
在支援樓宇空間改造提升的同時,西城區聯動“産業十條”“金科十條”在內的“1+5+N”産業政策,助力樓宇引進符合全市“4+N”産業佈局的金融、金融科技、資産管理、數字經濟等類型企業,積極引導商業配套業態合理佈局,全力打造區域樓宇經濟生態圈。
建立相應制度,主動服務低效樓宇産權主體、運營主體,引導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服務機構入駐低效樓宇改造空間。建立西城區商用樓宇專題數據庫,動態監測重點樓宇、重點區域,樓宇分佈情況、基本資訊和入駐單位資訊逐級查詢,支撐全區、街道、重點地區等樓宇經濟分析。提升樓宇周邊道路、景觀、設施、環境水準,引導餐飲、住所、商務休閒等業態合理佈局。以區位定功能,二環路內老城地區、商業功能較為突出的低效樓宇空間,以服務周邊民生需求為導向,對符合消費升級、公共服務配套等領域需要的重點樓宇給予政策資金支援……優厚的政策,完善的管理,貼心的服務,讓西城區低效樓宇改造提升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2020年至2022年,西城區完成23個低效樓宇項目改造,撬動19.6億社會投資,釋放45.1萬平方米優質産業空間資源,低效樓宇從酒店、老舊寫字樓、醫院住院樓、低端商業、空置廠房等用途,轉型為高品質商務辦公樓宇,已引入30余家高精尖産業方向企業入駐。2022年,西城區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項目被國家發改委評為“全國盤活存量資産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在全國推廣;被北京城市規劃協會評為首屆“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優秀案例。
目前,30個項目正在改造或有改造計劃,涉及56.5億社會投資,預計釋放優質産業空間63.1萬平方米。
據悉,未來,西城區低效樓宇改造提升工作將進一步加強政策體系建設,更加注重分類引導、因樓施策,實施獎勵政策、主動服務、助力招商,支援樓宇改造綠色低碳化、設施智慧化、服務專業化、産業鏈協同化發展,補齊短板、優化結構、增強後勁,大力推動低效樓宇改造提升工作邁上新臺階。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