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資環境迎來積極變化,卓業商管50億元儲架式註冊發行獲受理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3-04-14 12:58:04

自從去年“三支箭”以來,房企融資環境在發生積極變化。

據市場消息,4月11日,卓越集團旗下卓越商管報送的50億儲架式註冊發行申請獲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正式接受,將由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銷,在註冊有效期內可分期發行中期票據。

憑此重磅利好,卓越集團成為去年底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協會將民營房企納入“第二支箭”政策以來,獲准儲架式發行的又一家民營房企。融資規模穩增背後,是權威機構對卓越集團信用水準、經營能力的高度肯定,亦得益於卓越集團對政策利好和融資時機的精準把握。

據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從融資結構來看,信用債融資恢復明顯,一季度信用債融資1297.3億元,同比增長11.6%。3 月份,房地産行業信用債融資667.7億元,同比上升15.9%。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認為,隨著二季度、三季度房地産市場明顯企穩回升,房地産行業信心恢復,金融機構預期改善,“三支箭”支援政策逐步落實,下半年房企融資環境將繼續改善。

把握政策利好,拓展融資渠道

作為市場化、法治化、公開透明的發債管理模式,儲架式註冊發行可以理解為“一次申報,分期發行”,即發行人可把公開招募書“儲”于“架”上,在註冊有效期內,結合市場環境和自身需求,分期公開發行。該模式可便利企業、投資人把握髮行發行窗口、投資時機,提升市場投融資效率。

儲架式發行,直接關聯去年底以來,來自政策端口的密集支援。2022年11月8日,交易商協會表示,為落實穩經濟所有政策措施,支援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將在人民銀行的支援和指導下,繼續推進並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第二支箭”),支援包括房地産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2022年11月1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佈“金融支援房地産16條”,支援優質房地産企業發行債券融資;2022年11月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在金融街論壇上提出“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繼續支援房地産企業合理債券融資需求”。

隨著中債增進公司增信民營房企發債融資工作納入“第二支箭”統籌推進,卓越集團充分把握相關政策利好,有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融資形式、融資額度。除積極推進儲架式發行申報,卓越集團亦已與四家大型銀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獲得400億綜合授信額度;同時成功發行2期共10億中期票據,並完成兌付本年度所有到期美元債。融資端口的一系列亮眼表現,幫助企業在未來長時期內,優化債務結構、降低經營成本、化解財務風險,穩固可持續健康發展根基。

發揮穩健優勢,夯實前進根基

近年來,卓越集團深入踐行穩健發展原則,憑藉穩中有進的綜合實力,各業務板塊及航道持續保持增長勢頭。

2022年卓越集團銷售額躍升至全國TOP23,更進一步夯實在大灣區、長三角的領先地位。2023年第一季度,卓越集團再接再厲,位列億翰房企銷售金額TOP20(權益口徑),尤其在大灣區優勢更加顯著,2023年一季度位列深圳市住宅成交TOP2,東莞市商辦成交銷量TOP4.同時,一季度成功實現在全國12座城19個項目圓滿交付超11000套精工住宅,其中東莞晴熙雲翠作為卓越晴翠係首個交付項目,集中收房率超90%,以匠心、誠信與擔當兌現諾言。

作為多元化經營標桿與行業內財務自律的代表,卓越集團堅持“商住並舉”,持續推進多元航道協同並進,嚴格管理負債率、回款率、現金流、債務結構等財務健康度指標,以自身安全良性的財務表現,為企業蓄勢良好發展前景。

作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卓越集團更堅持“立足社會 服務社會” 原則,多年來堅持以高品質的産品、服務,同步城市和客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躬身踐行環境保護、抗險救災、鄉村振興等社會公益工作,不負家國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責任編輯:王奕歌)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房企融資環境迎來積極變化,卓業商管50億元儲架式註冊發行獲受理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3-04-14 12:58:04
自從去年“三支箭”以來,房企融資環境在發生積極變化。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