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寫字樓市場活躍度逐漸恢復,零售市場有望在下半年看到消費回暖成效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3-03-29 15:33:31

3月29日,戴德梁行發佈《2023年一季度北京寫字樓零售市場報告》。報告指出,隨著疫情全面放開,本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活躍度明顯上升,但目前仍處於緩慢恢復期,企業和業主仍承受著較大的經營壓力,整體市場租金繼續承壓下行,但降幅較上季度明顯收窄。

市場恢復初期租金繼續承壓下行,金融業表現活躍

2023年一季度,市場共迎來約13.4萬平方米的優質辦公空間。至此,北京甲級寫字樓總存量升至1,316.6萬平方米。隨著疫情全面放開,本季度北京寫字樓市場活躍度明顯上升,季度凈吸納量由上季度的-11.2萬平方米升至7,748平方米,全市空置率也在有新項目入市的情況下環比僅微升0.8個百分點至16.8%,其中五大核心商圈空置率環比微升0.7個百分點至11.8%。疫情放開初期市場正處於緩慢恢復期,企業及業主仍承受著較大的經營壓力,整體市場租金仍承壓下行。本季度北京全市及五大核心商圈甲級寫字樓租金水準分別環比微降1.3%和1.2%至至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幣317.4元和370.7元,但整體租金降幅較上季度明顯收窄。

本季度,金融業、高科技行業及專業服務業仍是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租賃成交的主力。其中,金融行業在內資證券及資管類企業租賃需求的拉動下,租賃面積超過高科技行業,佔所有行業總成交面積的42.7%;而高科技行業雖然成交數量最多,但主要以小面積成交為主,因此成交面積佔比僅為17.5%。

2023年北京寫字樓市場將迎來供應高峰,高科技行業需求有望回升

2022年因疫情影響推遲入市的項目將陸續在今年入市,因此2023年市場將迎來供應小高峰,預計未來三個季度還將有77.6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投放市場,其中約68%都來自新興商圈。

戴德梁行北區項目及企業服務部主管、副董事總經理廉峰哲表示:“今年的新增供應大部分集中在新興商圈,其中,亞奧商圈的新增供應多以城市更新項目為主,比如,原北辰購物中心改造的北辰新空間,以及遠洋安貞華聯商改辦項目等,改造後的項目在提升商圈整體品質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租賃選擇。”

戴德梁行首席政策分析專家、北區研究部主管魏東表示:“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援平臺經濟發展’將有力推動高科技行業持續穩定的發展,同時帶動該行業的辦公租賃需求。而北京作為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同時又是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區和示範區,將持續吸引高科技企業落戶,從而為寫字樓租賃市場帶來更多的租賃需求。”

購物中心客流量大幅回升,下半年有望看到消費回暖成效

一季度,北京零售市場迎來約16萬平方米的優質零售空間,至此全市優質商業總存量升至1,389萬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亞奧商圈的DT51項目如期開業,定位中高端社區商業,由北京華聯打造,與北京SKP共用品牌資源和買手團隊,引入多個國際高端美粧、珠寶、時尚零售等品牌主力店,填補了該區域中高端商業配套的空白,為周邊中高端社區居民消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推動了北京社區商業的升級。

隨著疫情的放開,加之春節期間各大商圈及商場都推出了新春活動及促銷,同時各區也積極發放消費券,使得本季度各購物中心客流量也大幅回升。從北京統計局數據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來看,主要消費增長來自餐飲業,同比增長6.5%,而商品零售類的同比仍較去年下降5.6%,可見經歷疫情後居民的消費也更加謹慎,消費意願和信心還在緩慢恢復中,預計今年下半年有望看到較為明顯的消費回暖成效。

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漸回暖,北京零售市場提質升級的速度也將逐漸加快,多個新建及城市更新項目計劃在年內開業,如東壩萬達廣場、京西大悅城、The Box朝外等。預計2023年北京零售市場將有超過160萬平方米的新增零售空間,這些項目多位於非核心商圈,在推動城市整體商業環境體質升級的同時也將激發區域內的消費潛力。

戴德梁行北區商業部主管孟祎表示:“2023年,在國家著力擴大內需的背景下,北京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吸引首店品牌,併發布了允許主要商圈設置外擺的管理規則。因此,發展‘首店經濟’、‘夜經濟’、創新消費場景等仍將是今年北京零售市場恢復和刺激城市消費活力的重要舉措。”

(責任編輯:王奕歌)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北京寫字樓市場活躍度逐漸恢復,零售市場有望在下半年看到消費回暖成效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3-03-29 15:33:31
3月29日,戴德梁行發佈《2023年一季度北京寫字樓零售市場報告》。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