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昌廢舊老廠房“復活記”:融入文創新IP 變身網紅“打卡地”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3-27 17:26:22
在南昌青山湖西岸的東湖意庫,高大的蘇式無梁樓蓋建築聳立,一道鐵軌蜿蜒伸向遠方,陸上書店內咖啡飄香,泰式餐廳、巨幕影院、精釀啤酒吸引大量年輕人前來休閒、娛樂、打卡。
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藝術聚落,數年前還是一座破舊的倉庫廠房,這片5.9萬平方米的工業遺存建築群,經過匠心打造後,蝶變成集文化旅遊與産業發展于一體的文創新基地。
這片建築建於20世紀70年代,隸屬原江西省外貿儲運公司,擁有大型倉庫樓群、理貨倉、保稅倉、海關監管倉、鐵路專用線、國際集裝箱站等配套設施,成為當時江西最大的外貿貨物儲運基地,被譽為南昌舊工業時代的驕子。
隨著時代變遷,這片工業倉庫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在青山湖畔沉睡多年。2017年9月,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和南昌市東湖區政府三方簽訂東湖意庫項目《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10月項目建設正式啟動,這片工業遺存重新煥發出新的光彩。
東湖意庫以都市創意文化為精神內核,以老廠房倉庫為建築載體,堅持“修舊如舊”原則,充分利用南昌紅色文化、工業文化印記點綴,打造集人文、商業、辦公于一體的國際化都市創意集群部落。
“我們保留園區工業韻味,改造立面及室內空間,植入文創商業,並最大程度利用原有鐵路以及工業零件,打造辦公遊憩一體化園區,利用工業遺存痕跡打造富有張力的景觀帶,沿線設置多處遊客打卡點。”東湖意庫策劃經理段茜茜表示,園區打造出縱橫兩條景觀主軸,東西橫向都市創意展示軸,可承載各類大型城市創意活動的娛樂性空間,南北縱向歷史文化展示軸,以工業遺址為核心的文化、藝術、展示長廊。
“我們將工業歷史文化以可參與、可玩味的方式,恰當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打造城市漫遊尋趣勝地,形成自然主題區、工業建築主題區、人文主題區三大觀光組團。”段茜茜稱,園區打造出多個新IP主題,以文化IP展覽連結更為多元的IP資源和藝術家群體,圍繞“意集COOL MART”文創市集品牌打造年輕人的創意交流領地,以龍門劇場等公共空間為載體推動城市潮流文化創新。
東湖意庫于2021年10月正式開園,成為青山湖西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當地市民提供了旅遊休閒好去處,以新文創內容産業助力南昌打造文化之城。項目開園後,迅速成為南昌市的網紅打卡點,小紅書、抖音等線上平臺曝光量超千萬次,2022年申報南昌市十大網紅打卡地。
園區目前整體招商率完成70%,引入了江西文創設計企業、文化傳媒公司、影視製作公司、攝影機構、珠寶設計公司、藝術展覽空間、文創書店、巨幕影院、休閒商業等業態,其中已有20多家企業正在營業。南昌市東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況燈明表示,東湖意庫成功蝶變重生,形成集人文藝術、文創辦公、休閒商業旅遊消費于一體的城市級文化創意園。
在東湖意庫的一間工作室內,南昌市東湖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南昌非遺“豫章首飾鏨鑲技藝”傳承人吳剛正在進行設計創作,吸引不少學生前來參觀學習。
“東湖意庫一面是歷史,一面是新生,滿載老南昌的精神與記憶,同時也在新時代創新發展,在舊的歷史基礎上進行新的表達。”吳剛説,這裡工業時代留下深刻記憶的舊建築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下來,並以新面貌、新功能出現在現代人身邊,我們今天站在這座城市的歷史上,展開新文創之旅。
“工業文化與當代文藝生活,在這裡交匯共融。每一個IP景點,都成為人們文化美學生活新入口。”東湖意庫策劃經理段茜茜表示,東湖意庫的“IP矩陣”裏,可以看見未來連結一切內容的可能:文創市集、藝術展覽、潮牌秀場、時裝盛典、婚慶party、話劇表演、音樂現場、電影基地、直播帶貨、社群活動、VR場景……最終形成人文藝術生態圈。
段茜茜稱,東湖意庫還通過舉辦江西省紅色動漫大賽、版權保護月等活動,用文化消費激活創作靈感,為大眾創建起城市美好生活的多元體驗平臺。目前,園區已成為“中國藝術産業園區聯盟南昌聯絡站”“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文化創意産品設計專業委員會文創基地”及南昌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高校藝術類學院的文創實踐教學基地。
“東湖意庫從這座城市的記憶裏汲取智慧和價值,並借由歷史賦予建築新生,通過創新産業導入+藝文共生發展路徑,構建多元化城市文化創意新生態,讓工業遺存煥發出新時代的活力。”南昌市東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況燈明表示,期待東湖意庫生産出更多令人喜聞樂見的文創內容,讓文化藝術賦能美好生活,推動城市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為老城區帶來源源不斷的文化“新流量”。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