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平方米國際人才社區落地亦莊

來源:北京日報 2023-02-21 14:30:19

“大公園裏的小鄰里”,4萬平方米中央公園、多元文化交融的配套服務設施、全智慧綠色生態社區場景……記者近日探訪獲悉,北京經開區規劃建設北京首個百萬平方米規模的國際人才社區,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將率先提供304套專家公寓,預計2025年完工。未來建成後,將成為滿足國際人才歸屬感和居住需求的高品質複合型社區,推進經開區職住平衡、人才聚集。一期率先建設304套專家公寓。

樓下的5G會議室,暢享高網速的視頻會議;鄰居之間發現科研合作的機會,共用辦公區就能聊聊;每個月有三次免費到府打掃衛生的服務,工作繁忙衣服沒有時間洗,一個電話就能搞定——北京經開區亦城景園國際人才公寓,已經為各類人才提供酒店式服務。

目光再投向亦莊新城瀛海鎮。如果説亦城景園國際人才公寓是1.0版本,正在這裡建設的北京經開區國際人才社區則是2.0版本。

目前,本市在朝陽望京、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石景山首鋼、通州、順義、懷柔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地佈局建設國際人才社區。其中,北京經開區的國際人才社區位於瀛海鎮,地處亦莊新城的綜合配套服務區、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範區內。

“經開區國際人才社區分多期實施,房源建成後面向國際人才配租,其中一期可提供304套專家公寓,為經開區企業國際專家提供高品質居住環境。”負責建設運營北京經開區國際人才社區的博大新元公司相關負責人説,目前,經開區國際人才社區一期項目已開工建設。

根據規劃,北京經開區國際人才社區一期佔地面積4.01萬平方米,總建築規模9.6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6.01萬平方米。項目于2022年7月開工,預計2025年竣工,部分樓宇目前已衝出正負零。

拎包入住享智慧社區服務

全屋空氣品質、溫度、濕度、水質、照明、遮陽……走進一期建設工地的樣板間,就能看到墻上的電子屏上顯示著屋內的各種數據。輕觸螢幕,全屋窗簾隨即打開。未來建好的人才公寓,都會配備這樣的智慧家居。包括廚房、衛生間、客廳、餐廳等區域在內,會配齊各類“大家電”,真正實現“拎包入住”。

“公寓將智慧家居與居室設計全面融合,配備智慧照明、智慧暖通、智慧安防,同時,全屋凈水、全屋地暖、中央空調以及新風系統一應俱全。”相關負責人説,本項目全面實施綠建二星建造標準,地上部分採用裝配式結構,裝配率高達60%。在“軟體”上,未來也會提供升級版的酒店式服務,並創建數字化管理平臺打造高科技的智慧社區。

北京經開區已經提前在亦城景園建設國際人才社區的示範街區,街區改變了傳統個體商戶經營模式,由社區底商向品質商業街區升級。根據國際人才社區居民的需要,商業設施將增設雙語提示牌。

全方位佈局配套服務設施

國際人才社區一期拔地而起的同時,二期規劃也已經出爐。記者看到,在一期工程建設現場的南側,大片土地已經完成平整,這就是二期項目所在地。相關負責人説,在一期基礎上,二期將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居住産品,全面滿足不同層次人才需求。區域內,還將構建特色商街,打造4萬平方米的中央公園。社區未來將全方位佈局健康、教育、文化、休閒等服務設施,締造國際化軟環境,提升配套服務水準,逐步推進國際人才的集聚。據悉,經開區國際人才社區二期預計于2023年底開工建設,2026年竣工。

“經開區國際人才社區將以國際人才需求為導向,形成有海外氛圍、有多元文化、有創新事業、有宜居生活、有服務保障的特色區域,打造國際人才聚集區、人才政策試驗區、創新創業示範區、宜居宜業典範區。”相關負責人説。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百萬平方米國際人才社區落地亦莊
來源:北京日報2023-02-21 14:30:19
“大公園裏的小鄰里”,4萬平方米中央公園、多元文化交融的配套服務設施、全智慧綠色生態社區場景……記者近日探訪獲悉,北京經開區規劃建設北京首個百萬平方米規模的國際人才社區,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開工,將率先提供304套專家公寓,預計2025年完工。未來建成後,將成為滿足國際人才歸屬感和居住需求的高品質複合型社區,推進經開區職住平衡、人才聚集。一期率先建設304套專家公寓。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