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今年保障性租賃住房基本建成23286套

來源:澎湃新聞 2023-02-06 14:49:44

2月3日,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發佈《關於下達2023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計劃的通知》。

江西2023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包括: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開工)目標任務165766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基本建成23286套(間)。公共租賃住房新開工(籌集)目標任務為596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目標任務為1245個小區、375652戶、25066棟、3718.28萬平方米;改造完工任務為1062個小區、343420戶、18711棟、3295.7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開工任務131973套,基本建成任務64004套。發放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72279戶。

江西要求,2023年8月底前,各市、縣2023年度新建(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新建(籌集)的公共租賃住房項目、貨幣化安置和異地建設安置房的棚戶區改造項目要全面達到開工要求;10月底前,就地建設的要全面達到開工要求。具備條件的市、縣要力爭早開工。

2023年5月底前,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項目全部完成前期工作;10月底前,納入計劃任務的小區全部開工;12月底前,完工率達到75%。各市(縣、區)要按照目標要求,提前謀劃儘早開工。

2023年8月底前,江西各市、縣2021年結轉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棚戶區改造高層建築續建項目和2022年結轉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多層建築續建項目全面達到基本建成要求。

2023年6月底前,2022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任務要全部完工。

在加快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方面,對已經發放項目認定書的項目,相關部門應按規定簡化審批流程、降低稅費負擔和落實民用水電氣價格等優惠政策,採取有效措施支援各類主體參與建設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建立健全政銀企對接服務工作機制,引導市場主體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接,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的金融支援力度。嚴格監督管理,要建立健全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將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納入平臺統一管理。加強出租管理,按套建設的房屋可根據規定按間出租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確保保障性租賃住房符合小戶型、低租金、面向新市民和青年人供應的要求。加強運營管理,嚴禁以保障性租賃住房為名違規經營和騙取優惠政策。

在做好公租房保障方面,公租房保障實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並舉。各地要加快完善租賃補貼具體實施辦法,結合經濟發展水準、財政承受能力、住房市場租金水準等因素,合理確定補貼範圍和補貼標準,規範租賃補貼發放。簡化補貼申請手續和程式,引導有需求的住房困難家庭和個人選擇補貼方式,滿足困難群眾多樣化的住房需求。繼續推進公租房智慧化改造,推動公租房管理由“人防”向“技防”轉變。要加強公租房運營管理,通過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等,提高運營管理專業化、規範化、資訊化水準。

在棚戶區改造方面,江西各地要按照已出臺的本城市棚戶區改造攻堅實施方案,及時將棚戶區改造攻堅目標任務逐一落實到具體項目,採取拆除新建、改建(擴建、翻建)等多種方式實施棚戶區改造,按期完成年度棚改任務。要將符合當地棚戶區改造範圍和標準的城市危房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優先安排改造。要合理制定徵收補償方案,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利益,讓利於民。商品住房庫存量大、消化週期長的地方,要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導棚戶區改造居民優先選擇貨幣化安置方式,滿足群眾自主選擇更好住房的需求。

在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方面,要聚焦“作示範、勇爭先”目標要求,提前謀劃部署、加強統籌協調、壓實工作責任,抓緊完成2023年城鎮老舊小區計劃任務開工前的相關手續等前期工作,儘快推進項目開工。要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建設,不斷健全統籌協調、居民參與、項目推進、長效管理等機制。嚴格落實國家相關部署要求,積極支援和大力推進軍隊、大專院校、國有企事業單位所屬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挖掘老舊小區改造經驗做法,加大總結、宣傳、推廣力度。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江西:今年保障性租賃住房基本建成23286套
來源:澎湃新聞2023-02-06 14:49:44
2月3日,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發佈《關於下達2023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計劃的通知》。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