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開展購買預售商品住房可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業務

來源:中國網地産 2023-02-01 15:43:38

中國網地産訊 1月31日,清遠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關於開展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業務的通知》,明確從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業務。

一、什麼是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業務?

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下稱“支付首期款提取”)是指在政策實施期間,我市住房公積金繳存人及配偶在我市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時,可申請將本人在我市的公積金賬戶餘額作為首期款,一次性劃轉至該住房對應房地産開發項目的預售款監管賬戶。

二、支付首期款提取政策實施時間是多久?

政策實施時間為2023年2月1日至12月31日,繳存人可在此期間向公積金管理機構申請。

三、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的申請條件是什麼?

申請人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可申請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

1.申請人在我市繳存公積金;

2.申請人在我市行政區域內購房並與房地産開發企業簽署《購房認購書》《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承諾書》(下稱《承諾書》);

3.申請人辦理商業貸款購房或公積金貸款購房(含組合貸款);

4.只能由《購房認購書》其中一位買受人及其配偶申請。

四、如何申請支付首期款提取?   

繳存人攜帶以下材料原件就近前往我市公積金管理機構提交申請(配偶也需申請的需與繳存人共同前往辦理),公積金管理機構審核通過後將繳存人公積金劃轉到《承諾書》中註明的預售資金監管賬戶(3個工作日)。

申請材料:1.身份證;2.《購房認購書》;3.《承諾書》;4.結婚證及配偶身份證(配偶申請提取時提供)。

五、支付首期款提取的規則是什麼?

符合條件的繳存人及配偶均可申請1次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繳存人及配偶累計公積金提取總額不超過預售商品住房首期款,提取額度按房屋買受人每人平均份額計算,繳存人及配偶可共用提取額度。已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不能申請支付首期款提取。

六、支付首期款提取的公積金什麼情況需要退回?

為保障公積金的資金安全,房地産開發企業收到公積金支付的首期款後,未能在30日內辦理《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手續的或者《商品房買賣合同》被撤銷、被解除或者被確認無效的,房地産開發企業應在上述情況發生後5個工作日內,直接將公積金支付部分全額原路退回。繳存人應督促房地産開發企業及時履行退款義務,並將相關情況書面告知公積金管理機構。因繳存人自身原因致使上述住房公積金未能全額原路退回,公積金管理機構將繳存人的提取行為視為違規提取公積金的行為並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繳存人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七、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可以代辦嗎?

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時,只能由繳存人本人辦理,他人不得代辦,夫妻雙方均辦理的需同時到場。

八、公積金賬戶被凍結,還能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嗎?

繳存人賬戶被全部凍結的,不能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繳存人賬戶被部分凍結的,可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但被凍結部分不能提取。

九、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後,會影響該房屋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嗎?

已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的繳存人,在業務辦結後3個月內為該房屋申請公積金貸款的,在核定公積金貸款額度時合併計算本次支付首期款提取金額。

十、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後,繳存人後續還能申請相關提取嗎?

已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的繳存人,不得再申請該房屋的購房首期款提取業務,可在該房屋償還1期購房按揭貸款本息後,按規定開通按揭購房約定提取業務或在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12個月後,按規定申請辦理償還貸款本息提取業務。另外,未辦理支付首期款提取業務的其他房屋買受人(《購房認購書》與後續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買受人不一致的,以《購房認購書》為準),可在該房屋償還1期購房按揭貸款本息後,按規定申請辦理按揭購房首期款提取業務。

(責任編輯:楊昊岳)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清遠:開展購買預售商品住房可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業務
來源:中國網地産2023-02-01 15:43:38
1月31日,清遠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關於開展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業務的通知》,明確從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購買預售商品住房提取公積金支付首期款業務。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