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限購區域內已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出售1套後半年內可再購1套

來源:澎湃新聞 2023-01-19 15:32:17

1月18日從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為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濟南市進一步優化房地産市場政策措施。對限購區域內已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出售1套後,可于半年內在限購區域再購買1套住房。繼續優化非本市戶籍居民購房政策,非本市戶籍家庭在我市限購區域內購房,不用再提供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該政策于1月19日起執行。

此前的1月10日,濟南市發佈《關於二孩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積金政策實施細則》。按照相關貸款政策,二孩的繳存職工家庭,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一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60萬元,兩人及以上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90萬元;三孩及以上的繳存職工家庭,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一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60萬元,兩人及以上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最高可貸額度提高至100萬元。

在濟南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二孩及以上家庭,可按照實際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積金。

2022年9月16日,濟南還調整了非限購區域。據《濟南日報》記者從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為進一步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濟南市持續優化房地産政策措施,繼續對二環以內的歷下區、市中區區域實施限購,自9月16日起實施。9月15日,濟南市房産交易大廳相關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解釋,“除了這兩個區域以外,其他區域不用再審限購了。”同時非限購區域的信貸政策,執行“認貸不認房”。

在此之前,濟南于去年5月對樓市調控政策進行過適度調整,宣佈自5月23日起調整限購,不再將長清區、章丘區列入限購範圍。同時,調整限售政策,將上市交易的限售條件,由取得不動産權證滿2年調整為限購區域內住房網簽滿2年可持證交易。

根據濟南于2022年12月24日發佈的數據,去年1-11月,全市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1715.7億元,同比下降7.6%,在全省排名第10位,降幅低於全省1.8個百分點,較上月時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完成投資1173.2億元,同比下降10.3%,下拉房地産開發投資7.3個百分點;辦公樓完成投資194.4億元,同比增長45.3%;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113.2億元,同比下降31.2%;其他房屋完成投資234.9億元,同比下降6.2%。住宅、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其他商品房完成投資分別佔比 68.4%、11.3%、6.6%、13.7%。

分區縣來看,市內六區(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高新區)完成投資1383.1億元,同比下降5.4%,下拉全市房地産開發投資4.3個百分點;佔全市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的80.6%。

全市房屋施工面積8879.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5%,其中,去年新開工面積117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7%。

商品房銷售方面,去年1-11月,濟南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12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4%,在全省排名第7位,降幅高出全省3.4個百分點,較上月時回落1.1個百分點。

商品房類型來看,全市住宅、辦公樓、商業營業用房、其他商品房分別實現銷售面積841.4萬平方米、79.8萬平方米、98.5萬平方米、100.8萬平方米,分別佔比75.1%、7.1%、8.8%、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4.2%、下拉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0.8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住宅銷售面積佔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比重最大,對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起到了主要作用。

截至去年11月底,濟南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25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9%。其中,住宅待售面積138.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6%。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濟南:限購區域內已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出售1套後半年內可再購1套
來源:澎湃新聞2023-01-19 15:32:17
1月18日從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為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濟南市進一步優化房地産市場政策措施。對限購區域內已有3套及以上住房的,出售1套後,可于半年內在限購區域再購買1套住房。繼續優化非本市戶籍居民購房政策,非本市戶籍家庭在我市限購區域內購房,不用再提供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該政策于1月19日起執行。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