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州樓市供應: 新增逾八十新盤 剛需改善新品並駕齊驅

來源:羊城晚報 2023-01-06 14:43:19

雖然廣州一手住宅在2022年的成交量只有約7.2萬套,是近五年的最低位,不過2023年的廣州一手樓市,依然值得期待。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2023年的一手樓市供應量仍會比較充足。據專業機構初步統計,將會有逾80個全新項目陸續推出,從供應結構看,剛需産品和高端改善型産品繼續並駕齊驅。

剛需産品遍佈全市十一區

在房住不炒基調下,面向首次置業者和首次換房者的剛需型産品成為廣州樓市的供應主流,2023年這個供應特點不會改變。和2022年相比,2023年的剛需新品供應覆蓋範圍更廣泛。

據專業機構中地行統計,2023年廣州樓市將會新增80多個全新住宅項目,和以往部分區域新盤缺席的情況不同的是,2023年的全新項目將會覆蓋全市十一區。

在剛需産品供應方面,近年剛需新品集中的增城、黃埔、南沙、番禺、白雲和荔灣等區域,也會是2023年剛需産品的供應主力。特別是增城區,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成交套數前五名的板塊中,增城佔了四個,分別是永和、朱村、新塘和荔城板塊,總成交套數達12493套,約佔全市總成交套數的17%。而在今年,增城依然會是剛需産品供應主力,預計該區新項目有10多個,仍主要集中在上述四個板塊中,同時在售項目非常充足,因此2023年的增城,照樣會是剛需産品競爭非常激烈的地方。

花都區和從化區也將加入2023年廣州剛需新品的供應範圍。近兩年來,花都和從化兩區的新樓盤並不多,2022年,花都和從化兩區成交套數分別是5821套和3894套,同比分別下降43%和23%。但隨著2022年兩區多個地塊的出讓,這兩區將會新增不少供應量,例如花都的區府板塊、鏡湖大道板塊、花都湖板塊,從化的街口板塊、太平板塊等,今年預計會有8個新項目可上市。

中心區高端項目多看點

2023年,包括天河、荔灣、海珠、越秀和白雲等所在的中心片區,仍會有剛需産品供應,它們主要集中在荔灣區的芳村板塊、天河區的五山和奧體板塊、海珠區的西部板塊以及白雲區的北部板塊。除此之外,上述中心片區在2023年還會有眾多高端改善型項目供應,成為和剛需産品並駕齊驅的主要産品供應類型。

和2022年相比,高端項目的佈局也更廣,寸土寸金的越秀區也會有新增供應;同時,2023年的高端項目數量相對更多,或具有江景優勢,如荔灣區的白鵝潭悅府和金橋二期地塊項目、海珠區的方圓濱江壹號等項目;或有白雲山景觀優勢,如白雲區的中海麓府等項目;天河區和越秀區則有多個主打地段優勢的項目,例如珠江新城的保利天禦、五山板塊的天河源著、越秀南板塊的廣州城投領越壹號、萬科榮華里公館等。

眾多高端項目也有各自的看點,例如備受關注的天河區冼村舊改而成的保利天禦,具有極為優越的地理位置,也是珠江新城現階段罕見的一手住宅新增供應,200多平方米的大宅能否刷新保利水準?再如白雲區的中海麓府項目,其樓面地價約4.1萬元/平方米,目前已開放接待中心和樣板房,吹風價為7萬-7.5萬元/平方米。近兩年中海地産在海珠區打造了幾個“府”係項目均獲暢銷,此次“移師”白雲區,能否再次受捧?……

整體而言,中心區的優質項目值得期待。實際上,2022年,受中心區優質板塊的高端項目入市帶動,廣州千萬元級別的産品成交宗數突破了3000宗關口,同比增加33%。若將時間再拉長一些看,2020年至今,此類總價的産品已經實現“三級跳”。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千萬元級別産品成交宗數還是1145套,2021年增加到2502套,到2022年繼續增加到3325套。海珠區的品越華府和保利湖光悅色、荔灣區的廣州濱江上都、白雲區的粵海雲港城以及天河區的匯景臺均比較暢銷。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23年廣州樓市供應: 新增逾八十新盤 剛需改善新品並駕齊驅
來源:羊城晚報2023-01-06 14:43:19
雖然廣州一手住宅在2022年的成交量只有約7.2萬套,是近五年的最低位,不過2023年的廣州一手樓市,依然值得期待。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2023年的一手樓市供應量仍會比較充足。據專業機構初步統計,將會有逾80個全新項目陸續推出,從供應結構看,剛需産品和高端改善型産品繼續並駕齊驅。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