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走廊扶手,臥室床沿的智慧聲控燈,地板、地磚的防滑設計,衛生間去掉內推門……諸如此類適老化的小微改造,都會降低老人居家生活風險。但這,也是家裝上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微改造。
為研究與探索適老化人居環境,貝殼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聯合和君康養事業部、安馨康養集團發佈了《2022中國家庭適老化環境與未來趨勢報告》,報告通過1334份對有60-79歲老人的家庭問卷調查,系統地描摹了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調研顯示,居家養老時代,超半數老年人與子女“同社區”居住的意願強烈。同時,老年人在醫療便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無障礙設施配置上訴求明顯。居家環境的適老化改造上,老年人支付意願和能力不強,同時,子女對其必要性的認知程度不高。
此外,作為社區與家庭適老化改造的前沿探索,報告盤點了當前政策、區域、企業在家庭適老化現狀與進展,並結合行業痛點、挑戰和未來趨勢來分析適老化改造上的商業模式與發展潛力。
社區養老回歸居住關係
半數老人期待“一碗湯的距離”
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人,佔總人口的18.9%。據測算,老年人口在未來15年將持續增加,2035年將突破4億人,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而應對重度老齡化,居家養老將成為我國最主要的養老方式,即 “9073”模式——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這就意味著,我國現今2.6億老人中有2.34億人是以既有住宅為居所。
與之相對應的是,社區與家庭應對居家養老的認知與準備普遍不足,配置與投入上嚴重缺失,適老化相關設計改造,並沒有被視為家庭裝修的參考,不能達到老年宜居的要求。
居家養老,家庭成員居住關係至關重要。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老人偏愛“一碗湯的距離”——即希望住在子女附近,但又不需要住在一個屋檐下。其實“同一社區”居住,可以兼顧老人們“獨自居住”自由,又可以方便獲得子女們關懷和照顧。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50.6%受訪對象更希望與子女同住一個社區,36.2%表示希望同在一個城市。然而,老人的願望與現實卻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與子女同住一個社區”方面,有92%的老人無法與子女比鄰而居。
民政部公佈的消息顯示,我國空巢老年人佔比目前已超過一半,部分大城市和農村地區,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過70%。此次貝殼研究院調查同樣顯示,41%的受訪者反饋是缺少日常陪伴的。大部分老人們核心訴求,都希望改變與子女聚少離多的居住關係。
社區養老配套痛點調查
醫療服務與無障礙設施亟待完善
在居住環境痛點上,就醫不便成為首要問題,有48%的受訪老年人表示“就醫不方便”。
具體到醫療服務上,老年群體希望社區提供健康監測(58.9%)、送醫拿藥(47.8%)及家庭醫生(46.4%)。在老齡服務項目上,67.7%的受訪客群表示,最關注的是“緊急呼叫”。其次,60.7%表示最關注“走失定位”服務。其他服務項目上,“陪同出行”(47.3%)、“室內維修”(43.6%)及“送餐服務”(42.9%)等,也受到了老年群體重點關注。
同樣,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少。調研結果顯示,45%的人表示日常生活中缺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無障礙設施及電梯家裝等。
所謂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是指在城市社區建立養老護理服務中心,老年人仍然居住在自己家中,享受服務中心提供的營養、醫療護理及心理諮詢,並由服務中心派出經過訓練的養老護理員工,按照約定時間到府為居家老人提供定制服務。
而社區無障礙設施改造,主要集中在居住區緣石坡道、輪椅坡道、人行通道,以及建築公共出入口、公共走道、地面、樓梯、電梯候梯廳等設施和部位。比如考慮到出行便捷性問題,中低層老舊小區應當家裝電梯,以及在單元樓道出口進行無障礙通道設計。
關注失能失智老人
適老化家裝改造先行一步
據衛健委《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測算,每年約有5000萬老人跌倒,其中一半發生在家中,跌倒已經成為65歲以上老年人傷殘失能、傷害死亡的第一因素。在老年人跌倒案例分析中發現,身體因素造成跌倒比例僅佔15%,居家環境因素造成跌倒比例高達85%。
在居住空間改造時,報告提出要充分考慮到老年群體的現實需求。調研結果顯示,47.1%的受訪者表示缺少必要扶手,46.5%表示地面過於光滑容易摔倒,42.8%表示缺少必要的呼叫應急裝置等,諸如此類家裝細節改造,都應該在適老化設計過程中予以重視。
同時,老年人群體往常都會經歷一個從生活自理到半失能,甚至是全失能過程的轉變,這就要求空間結構要隨之發生改變。對此,報告指出,要重點關注在臥室助眠降噪,扶手、夜間照明燈等行動輔助設施,地面防滑設計,衛生間便利性及通風性等居家設計改造。
目前,我國家庭適老化改造仍以政府購買的項目為主,居民家庭自費購買比例相對較少。按照一般市場規律,政府購買服務的份額與家庭自費的份額比例應當是1:9或者2:8,但目前這一比例還處於“倒挂”階段。並且,有改造需求的老年人支付改造的意願和能力並不高,而有支付能力的子女又缺乏對市場的了解,從而導致了需求方和支付方的錯配。
貝殼研究院分析師閆金強表示,未來家庭適老化家裝的商業模式必然是聚焦在“産品+服務”上。未來不僅需要針對不同家庭進行産品適配,更要滿足更多個性化要求。同時,需要搭建服務團隊,從到府評估、産品選擇、適老化改造設計、裝修工程到售後服務,一整套的服務流程,才能保證家庭適老化産品的適用性。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