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河流風貌將發生哪些變化

來源:重慶日報 2022-12-09 10:56:06

近日,市住房城鄉建委發佈了《重慶市城市河流清水綠岸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建設指南》對全市城市河流“清水綠岸”建設的理念導向、主要任務、工作路徑、技術措施進行了系統介紹,涵蓋城市河流污染整治、生態修復、濱水空間管控及業態引導、洪澇防控等方面。

《建設指南》還提出,堅持水生態從“人工建設”到“自然修復”、水安全從“硬質堤岸”到“韌性岸線”、濱河空間從“岸城分隔”到“岸城一體”、涉河管理從“九龍治水”到“統籌共治”四大建設理念,明確了加強河流污染整治、推動河流生態修復、強化濱水空間管控及業態引導、完善洪澇防控體系等主要任務。

《重慶市城市河流清水綠岸建設指南》中提出了四大理念的改變,這將給中心城區河流治理帶來什麼變化?12月8日,記者採訪了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

變化一

河流更靈動,江畔綠意空間韻味更足

中心城區的河流從“人工建設”轉變為“自然修復”,意味著什麼?

該負責人介紹,過去,我國的城市河流重點關注水質和景觀,除了採取措施進行污染控制、洪澇防範,還要進行人工景觀建設,以至於不少城市河流岸線人工化、景觀化現象明顯。

如今,水生態建設強調自然修復,從生態系統整體結構和功能的角度進行城市河流的生態修復。由此,《建設指南》重點從河岸生態修復、河道生態治理等方面,打造城市生命景觀河流,更加關注河流生物多樣性,關注河流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全面優化提升,城市河流將因此充滿活力變得靈動,群眾能夠享受更多韻味十足的高品質綠意空間。

變化二

多種防洪排澇手段守護“城市生命線”

“硬質堤岸”轉變為“韌性岸線”,則將給城市安全運作提供有力保障,有利於築牢城市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據介紹,“硬質堤岸”是指我國早期河流治理以滿足防洪、排澇等功能為主要目的,對河道進行裁彎取直,堤防、護岸材料一般採用混凝土、漿砌石等。這種“三面光”的河道不僅使得景觀品質低下,生態功能也打了折扣。

隨著“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理念在我國的運用,近年來河流治理從單一的“硬質堤岸”建設轉為多種排水防澇手段並存的“韌性岸線”建設。也就是通過合理加強河道水位控制、保障河道行洪空間,提高流域下墊面(即河流或濕地的水下部分,俗稱河床)雨水蓄滯能力;結合山地河流水文特徵,完善次級河流流域的防洪排澇體系,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因地制宜構建彈性利用的生態型護岸,平衡防洪排澇功能與水陸系統能量流動、物質交換、生物棲息等生態功能。

變化三

還岸於民,市民親水近水更加方便

“濱河空間從‘岸城分隔’到‘岸城一體’,將給市民親水近水帶來更多便利。”該負責人表示。

重慶是山水之城,過去的快速城鎮化讓大量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擠佔了濱水空間,市民可近水卻不能親水。“岸城一體”強調將清水綠岸還于市民,重新構築人、水、城之間的緊密聯繫。通過加強濱水公園功能與城區功能的聯動,加強城區與水岸的步行等多種交通方式聯繫,可以讓市民方便、無障礙到達濱水公園及開敞空間,享受濱江休閒服務。

變化四

整合各種治理力量,打造責任共同體

《建設指南》帶來的第四個變化,是河道治理從“九龍治水”變為“統籌共治”,也就是整合各種治理力量,打造責任共同體。

過去,我國城市河道的治理涉及水利、住建、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等多個政府部門,涉水職能部門過多、執法體制分散,部門間管理許可權及管理範圍有重疊,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河流治理的協同性、有效性受到影響。

為解決“九龍治水”的困境,各地逐步推進以“河長制”為代表的“統籌共治”管理機制。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河流“清水綠岸”建設將單純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轉變為河流“上中下游、左右岸”一體化綜合治理,是落實河流管理長效機制的有效手段。“十四五”時期,中心城區將完成跳磴河、花溪河、盤溪河20條河流“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程建設,實現“長制久清”。

(責任編輯:楊帆)
網站無障礙
中心城區河流風貌將發生哪些變化
來源:重慶日報2022-12-09 10:56:06
近日,市住房城鄉建委發佈了《重慶市城市河流清水綠岸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建設指南》對全市城市河流“清水綠岸”建設的理念導向、主要任務、工作路徑、技術措施進行了系統介紹,涵蓋城市河流污染整治、生態修復、濱水空間管控及業態引導、洪澇防控等方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