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顯示,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區功能,推進老舊樓宇改造,積極擴建新建停車場、充電樁。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近年來,洪江市以微改造促進社區共建,積極探索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微改造模式,進一步推進建設提質工程,優化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居住環境,並取得一定成效。
政府統籌協調 形成多元協同共建新模式
為了推動老舊小區工作開展,洪江市成立了由市長任指揮長,分管副市長任副指揮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洪江市老舊小區工作協調指揮部,根據上級文件政策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先後出臺了《老舊小區專項資金使用指導意見》《老舊小區改造配套管線建設指導意見》《建立老舊小區長效物業管理機制指導意見》等地方政策文件,探索破解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難題。
自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以來,在洪江市委組織部指導下多次召開鎮、社區、物業負責人座談會,積極推動構建“鄉鎮黨委+社區黨組織+物業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架構,推進老舊小區與小區物業項目部共建聯合黨支部,逐步實現老舊小區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同時,充分調動各種力量投入到社區改造的工作中,改造資金按照“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領、各方支援”的方式統籌推進,採取“居民出一點、社會支援一點、財政補助一點”的方式籌集改造資金。一是國、省補助一點;二是本級財政配套一點,包括財政預算、土地出讓收入、政府類閒置資源盤活收益;三是居民出一點,包括繳納物業維修基金、電梯加裝出資、愛心業主捐贈、居民入戶內裝修、水電氣改造出資等;四是單位分擔點,即管線單位及改造小區內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出資;五是社會資本投入一點,即通過盤活閒置低效資源,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做好商業元素植入。
緊貼群眾需求 因地制宜推動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面廣量大,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準確把握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建立健全溝通機制,保障改造工程順利實施,是當下改造老舊小區的重中之重。
為切實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洪江市在總體專項規劃方面,開展了調查摸底和群眾意願徵集;對照城市規劃,梳理老舊小區周邊空間資源,確定了改造類型和標準;制定了2020—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庫,明確了改造總量、投資金額等。
在片區規劃方面,按照“鄰里相望、位置相近、文化相連、生活相關”的原則,將全市分為黔城和安江兩大區域共10個片區,進行片區統籌改造,對片區內老舊小區按照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要求,制定詳細的改造方案。率先完成“十四五”專項規劃、三年滾動計劃和項目庫的建立工作。
其中,在制定改造規劃前,做到“五個到場”,即街道社區到場、規劃設計單位到場、諮詢公司到場、管線單位到場、業主代表和業委會等五個方面人員到場,廣泛徵集意見,把居民的改造訴求與政府想法充分融合,既提高了群眾支援度,又實現了規劃設計的可行性、針對性和專業性。
另外,洪江市堅持因地制宜、一區一策,實現了片區規劃設計、鄰里中心定位、歷史文化旅遊、居住社群的有效融合。以黔陽古城片區、安江紗廠片區、安江農校片區等地區為例,通過片區或者統籌旅遊發展打包,採取EPC+BOO(集設計、融資、建設、運營、管理于一體)的項目運作模式,以公開招標方式確定實施單位,負責項目全過程運作。有效地將小區風貌改造最大限度地融合了洪江市歷史文化元素,實現了現代化改造、完善功能和保留風貌的有機統一。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