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筆“保交樓”專項借款落地瀋陽到建行300億元住房租賃基金的設立,“保交樓”舉措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在金融部門、各地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國多地保交樓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
全國首筆“保交樓”專項借款落地瀋陽
9月23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指導銀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壓實各方責任的有序安排下,積極主動參與合理解決資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備條件的信貸投放,千方百計推動“保交樓、穩民生”。配合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部門及時出臺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支援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大局。
在這之前一天的9月22日,國家開發銀行已向遼寧省瀋陽市支付全國首筆“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援遼寧“保交樓”項目。
據了解,該筆專項借款主要用於“保交樓、穩民生”,嚴格限定用於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實行封閉運作、專款專用。通過專項借款撬動、銀行貸款跟進,支援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分析人士認為,國企平臺的資金運作講究審計,對項目品質要求高。需要保證項目資産大於負債;或者項目資金缺口能夠通過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向開發商準回來,這樣的項目才能得到專項借款的支援;對於資不抵債的項目,即使有專項借款,恐怕也難以為繼。
保交樓成效初顯
自7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保交樓”以來,已有近30省市出臺了“保交樓”相關舉措,包括加強預售資金監管、“一盤一策”、“一對一”幫扶機制等。
眾所週知,金融紓困是“保交樓、穩民生”任務中關鍵一環。所以,金融部門,各城市政府等都在不遺餘力的積極解決“錢袋子”的問題。
與此同時,很多城市從下調一二手房房貸利率、放鬆首付款比例,公積金支援等層面入手,多措並舉,從供需兩端促進全國各地“保交樓”。
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宣佈出臺措施,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支援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據悉,這筆專項借款初期規模達2000億元,由央行指導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現有貸款額度中安排,後續,中國進出口銀行或也會加入。中央財政將根據實際借款金額,對政策性銀行予以1%的貼息,貼息期限不超過兩年。
國家開發銀行正積極推動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快落地,據了解,截至9月20日,國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已投放資本金3600億元,支援項目超800個,其中8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宣佈的新增額度已投放1500億元,支援項目421個。
8月5日,鄭州市房地産紓困基金設立運作方案對外發佈,該基金規模暫定為100億元,紓困項目限定為未來銷售收入能夠覆蓋項目投資的存量房地産項目,明確了紓困項目的四種開發模式,即棚改統貸統還、收並購、破産重組和保租房模式。收並購主要針對於資産大於負債的項目。破産重組主要針對於那些體量大、債務債權複雜、後續投資資金較多、工程建設及銷售都存在問題的項目。
除鄭州,8月以來,長沙、東莞、貴陽、寧波、咸陽等地均出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成立房地産專班,保證資金優先用於項目建設,保障房地産項目竣工交付。
在各方的努力下,“保交樓”已取得初步成效,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房屋竣工面積為4833萬平方米,環比大幅增長42.50%,同比降幅收窄至2.5%。
建行設立300億元基金探索租賃並舉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9月23日晚間,建設銀行公告稱,公司擬出資設立住房租賃基金。基金募集規模為人民幣300億元,公司認繳人民幣299.99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子公司建信信託下屬的全資子公司認繳0.01億元。
建設銀行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促進房地産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此外,通過出資設立基金,深入推進住房租賃戰略實施,以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運作,收購房企存量資産,與有關方面加強協作,助力探索房地産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産業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建行將充分發揮集團優勢,推動住房金融業務向覆蓋租購兩端、服務存量轉型升級的模式發展,形成集股權投資、資産並購、信貸支援、租賃運營、REITs發行等為一體的全方位住房金融服務體系,持續鞏固建行在住房金融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力。
業內人士認為,專項基金的設立進一步釋放了積極信號。住房租賃基金有望通過盤活問題樓盤助力“保交樓”,加快地産存量項目去化和風險出清,同時可以以市場化手段增加租賃房源供給。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