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房價下降城市增多 樓市持續探底企穩承壓

來源:中國經濟網 2022-09-20 13:59:17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數據顯示,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50個和56個,比上月分別增加10個和5個。8月新房、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均減少,價格跌幅呈現持續擴大態勢。

業內人士表示,8月房價下跌的城市依然有所增加,市場止跌企穩面臨一定壓力。另一方面,“保交樓”政策力度不斷加大,是給市場傳遞出信心的重要舉措,預計後續市場將逐步走出陰霾,但小幅波折向上的態勢不變。

8月新房、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均減少

8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2%;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4%和0.5%,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1和0.2個百分點。

新房方面,上海價格漲幅躍居首位,環比上漲0.6%,北京、南京、杭州、成都、無錫、銀川並列第二,環比漲幅均為0.4%。二手房方面,南京以0.7%的環比漲幅領先,其次為上海和成都,環比上漲0.6%,昆明、貴陽等省會城市緊隨其後,環比分別上漲0.4%和0.3%。

從其他一線城市來看,廣州新房跌0.2%、深圳跌0.4%。二手房中,北上廣深分別為漲0.2%、漲0.6%、跌0.1%、跌0.5%。

“一線城市依然保持了較好的房價表現,尤其是北上兩地在8月表現更為突出,一二手房均呈現同步上漲的態勢,而兩地8月並未有大力度政策出臺,這也顯示出城市基本面對於樓市的支撐力度較強。”58安居客房産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解讀稱,從兩地的實際表現來看,中高端改善型房源的去化速度明顯加快,改善需求入場的速度也快於預期,此類房源供小于求的狀況也表現較為明顯。

“8月份再次出現了探底現象,房價下調城市數量明顯增加。疊加疫情的波動,購房者入市謹慎。”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整體看,在政策全面寬鬆下,市場還在尋底過程中。

業內:市場期待更多一二線城市穩樓市政策

近期,中央持續釋放積極信號。8月底,國常會提出支援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要用好“一城一策”政策工具箱,靈活運用階段性信貸政策和保交樓專項借款。

同時,8月信貸端也進一步放寬,LPR雙降,多地首套房房貸利率降至4.1%。多城積極探索保交樓措施,並設立紓困基金,其中鄭州率先提出“大幹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的方案。

9月14日,在中宣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表示,“上個月我們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援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當中。”

展望後市,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表示,預計接下來隨著市場風險完全出清,利好政策逐步落實,加之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市場信心有望獲得提升。

張波認為,金融政策對穩定房地産市場具有十分重要性,下一步對於房企的預售資金監管層面還需要出臺更為靈活的政策,一方面切實保障資金的合理用途,落實保交樓;另一方面需要各類政策的支援以推進資金的高效運用。同時,房地産市場熱度提升,依然需要信心層面的總體提升,保障項目交付,保持房價穩定,才有更有效穩定市場。

“市場期待更多一二線城市穩樓市政策。”張大偉表示,“預計2022年四季度市場有望逐漸降低,9-10月份市場依然會在低位徘徊。”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8月房價下降城市增多 樓市持續探底企穩承壓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2-09-20 13:59:17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佈數據顯示,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50個和56個,比上月分別增加10個和5個。8月新房、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均減少,價格跌幅呈現持續擴大態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