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球上海迪士尼開放發揮“乘數效應”:全國酒店預訂量已超2019年同期

來源:澎湃新聞 2022-06-29 12:54:31

隨著6月28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宣佈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6月30日起恢復運營,國內最受歡迎的兩大IP度假區“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環球影城”都在暑期前正式“回歸”,業內人士認為,兩大國內頭部主題樂園的重啟將帶動暑期旅遊市場強勁反彈。

數據顯示,在上海迪士尼樂園即將恢復運營的消息發佈後,各線上旅遊平臺的迪士尼相關搜索量大漲,有旅行平臺數據顯示,6月28日下午,“迪士尼”相關即時訪問量環比暴漲655%,同步帶動上海城市訪問熱度上升近1倍。

上海迪士尼的開園,也帶動了上海其他景區的熱度。去哪兒數據顯示,6月28日,上海景區門票搜索量較6月27日增長逾1倍,上海所有景區出票量環比增長了八成。目前,搜索熱度最高的上海景區中前10分別為:上海迪士尼樂園、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歡樂谷、上海動物園、上海瑪雅海灘水公園、東方明珠、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辰山植物園、金山城市沙灘。

“主題樂園一直是暑期最受歡迎的景點類型。繼長隆、海昌、融創、環球後,上海迪士尼是國內最後一個復工的大IP主題樂園。這些強勢品牌完成重新集結後,不僅消費者的快樂更多了,預計也將進一步帶火全國主題樂園遊。”去哪兒CMO黃小傑指出。

去哪兒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3041家主題樂園在正常營業。6月1日-6月28日,全國主題樂園門票銷量較5月同期增長1倍。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分析,按照往年的趨勢,暑期期間,全國主題樂園的門票銷量一般可以佔到全國景區門票量的三成以上,而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兩大IP度假區,預計就將分走全國所有主題樂園約20%的票量。

去哪兒數據顯示,近一週,全國主題樂園門票銷量top5是:北京環球度假區、成都歡樂谷、蕪湖方特水上樂園、廣州長隆水上樂園、北京野生動物園。部分非省會城市主題樂園門票銷量在近一月環比有顯著增幅。如6月1日至28日比5月同期,江蘇蘇州主題樂園門票銷量增長了27倍,廣東江門增長了23倍,安徽蕪湖增長了20倍。

同程旅行也指出,暑期來臨,親子遊、畢業遊需求迅速上升,主題樂園成為親子和學生兩大客群共同關注的景區類型。近一週內,平臺上熱度排名前20的景區中主題樂園佔據9席。除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環球影城外,廣州長隆歡樂世界、常州中華恐龍園、武漢歡樂谷、無錫融創樂園等主題樂園也受到了旅行者的關注。

黃小傑認為,主題樂園是一個十分綜合的業態,對交通、住宿、餐飲、快消等綜合消費都有顯著拉動作用。例如,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在6月25日重開後,拉動周邊酒店在上週末預訂量增長了近50%。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逐步平穩,國內各大主題樂園如果能及時利用好傳統的7月、8月暑期旅遊旺季,有望較好拉動當地消費。北京環球度假區和上海迪士尼的開放,有望發揮“乘數效應”,帶動北京、上海及全國的旅遊消費市場復工復産、企穩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隨著海南、雲南等多地放鬆對北京上海低風險地區管控,全國暑期旅遊市場正迎來一個向上的“拐點”。在去哪兒平臺上,近一週,全國酒店預訂量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其中,長沙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幅達58%,海口增幅達29%,佛山增幅達20%,重慶增幅達19%,成都增幅達12%,三亞酒店預訂量也已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準。

華住集團的數據也顯示,近半月以來華住旗下酒店入住率均超80%,且隨著暑期臨近有進一步上升勢頭。其中,新疆多家門店入住率已恢復至85%以上,其中商旅與遊客佔了較大比重。此外,華住後臺顯示,隨著暑期臨近,旗下花間堂、禧玥等高端酒店預訂上漲明顯。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北京環球上海迪士尼開放發揮“乘數效應”:全國酒店預訂量已超2019年同期
來源:澎湃新聞2022-06-29 12:54:31
隨著6月28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宣佈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6月30日起恢復運營,國內最受歡迎的兩大IP度假區“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環球影城”都在暑期前正式“回歸”,業內人士認為,兩大國內頭部主題樂園的重啟將帶動暑期旅遊市場強勁反彈。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