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開發佈了2022年第二批次集中土拍的出讓公告。記者了解到,本批次共計推出44幅、超200公頃的住宅用地,其中有13幅未設毛坯限價,另有多個區域的限價上調。
多個片區的限價有所提升7月12日上午開始網上競價
據悉,本批次地塊分佈在南京市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棲霞區、雨花臺區、江北新區、江寧區、浦口區和溧水區,涉及河西新城、南部新城、城中、城東、城南、燕子磯、江寧百家湖等片區,起拍總價超過700億元。在二批次集中供地中,有31幅地塊繼續實行毛坯限價政策,另有13幅地塊實行“差異化定價”,即不設毛坯限價,在房企完成開發後向有關部門報備審核,這跟南京實行毛坯限價之前的土拍政策一致。
這13幅宅地分佈在大校場、河西南、燕子磯老鎮、仙林湖、板橋、麒麟科創園、江寧開發區、江北核心區以及溧水等區域,不僅有以改善為主的大校場、河西板塊,也有普通剛需板塊如板橋、麒麟,市場化定價策略將有助於開發商提高建築水準,以優質的産品供應南京樓市。
在設置毛坯限價的31幅宅地中,多個片區的限價有所提升,如南部新城大校場宅地的限價為47500元-48000元/㎡,而此前該區域的最高毛坯限價為45300元/㎡,上漲約3000元/㎡;河西中部宅地的毛坯限價高達55000元/㎡,刷新了南京毛坯限價紀錄;河西南部的毛坯限價為48000元/㎡,較之前的46350元/㎡上漲了1650元/㎡;仙林湖宅地毛坯限價39000元/㎡,之前最高為34000元/㎡。
據悉,本批次地塊將於7月12日上午開始網上競價,由於在數量和品質上較今年南京第一批次土拍有大幅提升,因此房企的關注度頗高。
一位在南京操盤兩個項目的民企負責人表示,取消毛坯限價是符合市場需求的一次順勢而為,受制于成本、限價紅線等多重因素,南京不少樓盤在交付時難以令廣大買房人滿意,導致購房者與企業的糾紛頻發。取消毛坯限價後,將有助於化解矛盾、提高開發品質,從而支援合理的改善型需求。
解讀
此次中心城區地塊數量較多
南京現階段城市建設主要有兩方面特徵:一方面,在中心城區內,人口、經濟、産業及城市功能的集聚日趨顯著,住宅需求隨之日益提升;另一方面,中心城區內仍普遍存在未開發的邊角地、插花地,這些未開發土地的佈局相對分散,嚴重制約了城市的發展和功能品質的提升,也是中心城區內壓箱底的待開發資源之一。
通過土地整理,在二批次住宅用地集中出讓中加大中心城區內土地投放,來填平補齊城市功能,提升完善的城市面貌形象,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的職住平衡。
本次土拍作了三方面調整和改進
南京市在第二批次土地供應中作了三方面的調整和改進:
一、合理確定土地出讓起始價
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前提下,進一步科學合理確定土地出讓起始價。嚴格執行《關於提升全市新建商品住宅規劃品質要求的通知》(寧規劃資源規〔2021〕6號)文件要求,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地引導房地産企業為市場提供盡可能好的房屋品質。
二、鼓勵房企提供改善性住房
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中,有31幅地塊繼續實行“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政策,有13幅地塊實行“差異化定房價,按程式報備”的政策。所謂差異化定房價,是指出讓時不設定毛坯限價,在開發企業完成開發後向有關部門報備審核。差異化定價、按程式報備審核,也是一種定價方式。31幅地塊實行毛坯限價、13幅地塊實行報備審核,符合南京的實際,符合政策穩定性的要求,也符合中央和國家相關部委的調控精神,並且在其他城市均有有效的工作實踐。
這13幅差異化定價地塊,或具備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或具備完善的公共基礎配套條件,能夠滿足居民差異化住房需求。差異化定價,對於改變房地産市場“快進快出”的現狀,有效提高開發品質、化解矛盾,鼓勵開發企業加大投入提供差異化産品,支援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三、降低商業辦公比重
通過對商業及辦公的用地總量、空間分佈與服務類型等分析,減少商業及辦公的供應量,有利於加快消化存量,也有利於降低房地産企業的持有成本與時間成本。在城市一般地區尤其是居住用地內減少商業、辦公用地的配置,符合城市發展的規律,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有效解決住宅用地內商業尤其是餐飲等易對市民居住環境品質造成負面影響的問題。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